本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關于分析和比較哲學中的一般方法論問題的研究。 第二部分評析西方主流的自我概念,這種個人主義的觀點認為自我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獨立于角色和群體之外。第三部分闡釋和發(fā)展儒家的自我觀點,認為每個主體應當將自身理解為不斷變化、相互關聯(lián)且承擔角色的道德主體。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的意識形態(tài)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競爭以及信仰自主個體的基礎上,包括對人權的抽象概念,根本無法有效地處理當今許多最緊迫的問題。這種實踐取向也代表當代海外漢學研究中的一條重要路徑,即梳理中國傳統(tǒng)思想資源,并將之應用于當代西方政治—社會語境,以用東方智慧救偏補弊,幫助解決西方社會自身倫理與社會問題。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羅思文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受儒家啟發(fā)的替代西方個人主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