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高職高專教材電工電子應用技術(第2版)

電工電子應用技術(第2版)

電工電子應用技術(第2版)

定 價:¥58.00

作 者: 陳祖新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422614 出版時間: 2021-11-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0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兩個模塊,共15章。模塊一為電工技術部分(第1~7章),具體包括第1章直流電路、第2章正弦交流電路、第3章三相交流電路、第4章磁路與變壓器、第5章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第6章三相異步電動機及其控制和第7章供配電與安全用電;模塊二為電子技術部分(第8~15章),具體包括第8章半導體器件、第9章放大電路及集成運算放大器、第10章直流穩(wěn)壓電源、第11章數字電路基礎、第12章組合邏輯電路、第13章時序邏輯電路、第14章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第15章D/A、A/D轉換電路。

作者簡介

  陳祖新,副教授,現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應用電子教研室教師,長期從事電工電子類課程理論及實踐教學與研究。所授課程有原理、電工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子產品生產工藝、SMT表面組裝技術、電子技術與仿真等。負責建設完成校級《電工電子技術》精品資源在線課程;公開發(fā)表職業(yè)教科研論文10余篇;完成多項省市級教科研課題結題;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TI杯獲湖北省一等獎,指導學生參加SMT表面組裝行業(yè)技能競賽獲得二等獎;主編的教材有《電工技術與實踐》、《模擬電子技術》、《電子技術基礎實踐教程》、《電工電子應用技術》,其中2016年主編的教材《電工電子應用技術》(第一版)被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授予第三屆市屬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圖書目錄

模塊一 電工技術部分
第1章 直流電路\t1
1.1 電路模型與參考方向\t2
1.1.1 電路與電路模型\t2
1.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t2
1.1.3 電壓和電流的方向\t3
1.2 電路的電源元件\t5
1.2.1 電壓源與電流源\t5
1.2.2 電源的等效變換\t7
1.3 分析電路的三個基本定律\t8
1.3.1 歐姆定律\t8
1.3.2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t9
1.3.3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t10
1.4 電阻的連接及其等效變換\t12
1.4.1 二端網絡和等效網絡\t12
1.4.2 電阻的串并聯\t12
1.4.3 電阻的混聯\t13
1.5 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t14
1.5.1 支路電流法\t14
1.5.2 疊加原理\t15
1.5.3 戴維南定理\t17
1.6 Multisim仿真實驗:基爾霍夫定律驗證\t20
本章小結\t21
自我評價\t22
習題1\t24
第2章 正弦交流電路\t27
2.1 正弦交流電的三要素\t27
2.1.1 正弦交流電簡介\t27
2.1.2 正弦量的三要素\t28
2.2 正弦交流電的相量表示法\t31
2.2.1 復數\t31
2.2.2 相量\t32
2.3 單一參數的正弦交流電路\t33
2.3.1 純電阻電路\t33
2.3.2 純電感電路\t34
2.3.3 純電容電路\t36
2.4 正弦交流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t37
2.4.1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t37
2.4.2 復阻抗及歐姆定律的相量形式\t37
2.4.3 RLC串聯電路的分析方法\t40
2.5 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t42
2.5.1 功率\t42
2.5.2 功率因數的提高\t44
2.6 Multisim仿真實驗:正弦交流電三要素測量\t46
本章小結\t47
自我評價\t47
習題2\t48
第3章 三相交流電路\t52
3.1 三相電壓\t52
3.1.1 三相電源\t52
3.1.2 三相電源的連接\t54
3.2 三相負載及其連接\t55
3.2.1 三相負載的星形連接\t55
3.2.2 三相負載的三角形(△)連接\t58
3.3 三相電路的功率\t59
3.4 Multisim仿真實驗:RLC交流電路的相位關系\t61
本章小結\t63
自我評價\t63
習題3\t64
第4章 磁路與變壓器\t66
4.1 磁路與鐵磁材料\t66
4.1.1 磁場的基本物理量\t66
4.1.2 磁路及其歐姆定律\t67
4.1.3 鐵磁材料的磁性能\t68
4.2 變壓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t69
4.2.1 變壓器的基本結構\t69
4.2.2 變壓器的工作原理\t70
4.2.3 變壓器的損耗和效率\t72
4.2.4 變壓器的額定值\t72
4.3* 特殊變壓器\t73
4.3.1 自耦變壓器\t73
4.3.2 互感器\t73
本章小結\t75
自我評價\t75
習題4\t76
第5章* 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t77
5.1 暫態(tài)過程和換路定則\t77
5.1.1 暫態(tài)過程\t77
5.1.2 換路定則和初始值\t77
5.2 RC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t79
5.2.1 電容元件的放電過程\t79
5.2.2 電容元件的充電過程\t81
5.3 Multisim仿真實驗:RC電路的充放電過程\t83
本章小結\t84
自我評價\t84
習題5\t85
第6章 三相異步電動機及其控制\t86
6.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與原理\t86
6.1.1 定子與轉子\t86
6.1.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t87
6.1.3 轉速與轉差率\t89
6.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銘牌數據\t90
6.3 幾種常用低壓電器\t91
6.3.1 低壓開關\t91
6.3.2 熔斷器(FU)\t92
6.3.3 按鈕(SB)\t93
6.3.4 接觸器(KM)\t94
6.3.5 熱繼電器(FR)\t94
6.3.6 時間繼電器(KT)\t95
6.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控制電路\t95
6.4.1 單向啟動、停止控制\t96
6.4.2 正反轉控制\t97
6.4.3 Y-△轉換降壓啟動控制\t98
6.4.4 其他聯鎖控制電路簡介\t100
本章小結\t101
自我評價\t101
習題6\t102
第7章 供配電與安全用電\t103
7.1 發(fā)電、輸電及配電\t103
7.1.1 電力系統(tǒng)簡介\t103
7.1.2 電能的產生及發(fā)電方式\t104
7.1.3 電能的輸送\t104
7.1.4 供電質量\t106
7.2 安全用電與節(jié)約用電\t106
7.2.1 觸電\t106
7.2.2 觸電方式\t107
7.2.3 常用的安全用電措施\t108
7.2.4 觸電急救知識\t110
7.3 常用電工工具及儀表的使用\t111
7.3.1 常用電工工具的使用\t111
7.3.2 常用電工儀表的使用\t113
本章小結\t116
自我評價\t116
習題7\t117
模塊二 電子技術部分
第8章 半導體器件\t118
8.1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t118
8.1.1 物質的導電性\t118
8.1.2 本征半導體\t119
8.1.3 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t120
8.2 PN結\t121
8.2.1 PN結的形成\t121
8.2.2 PN結的單向導電性\t121
8.2.3 PN結的擊穿特性\t122
8.3 半導體二極管\t122
8.3.1 二極管的基本特點\t122
8.3.2 二極管的應用\t124
8.3.3 特殊二極管\t125
8.3.4 二極管的識別與測試\t127
8.4 半導體三極管\t128
8.4.1 三極管的基本結構\t128
8.4.2 三極管的放大原理及電流分配\t129
8.4.3 三極管的特性曲線\t130
8.4.4 三極管的主要參數\t132
8.4.5 三極管的識別與測試\t133
8.5* 場效應管\t134
8.5.1 絕緣柵型場效應管\t134
8.5.2 結型場效應管\t137
8.5.3 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t138
8.5.4 場效應管與三極管的比較\t138
8.6 Multisim仿真實驗:二極管雙向限幅電路\t139
本章小結\t140
自我評價\t141
習題8\t142
第9章 放大電路及集成運算放大器\t144
9.1 基本放大電路\t144
9.1.1 共發(fā)射極放大電路\t144
9.1.2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t148
9.1.3 共基極放大電路\t149
9.2 負反饋放大電路\t150
9.2.1 反饋的基本概念\t150
9.2.2 負反饋的判斷\t151
9.2.3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的影響\t154
9.3* 功率放大電路\t155
9.3.1 功率放大電路簡介\t155
9.3.2 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t156
9.3.3 多級放大電路\t158
9.3.4 集成功率放大器\t158
9.4 運算放大電路\t159
9.4.1 差分放大電路\t159
9.4.2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t162
9.4.3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應用\t165
9.5 Multisim仿真實驗:分壓式單管放大電路\t170
本章小結\t172
自我評價\t172
習題9\t174
第10章 直流穩(wěn)壓電源\t177
10.1 單相橋式整流電路\t177
10.1.1 電路結構\t178
10.1.2 工作原理\t178
10.1.3 輸出電壓的平均值、二極管的平均電流和最大反向電壓\t179
10.2 濾波電路\t180
10.2.1 電容濾波電路\t180
10.2.2 其他形式的濾波電路\t182
10.3 串聯型穩(wěn)壓電路\t182
10.3.1 串聯型穩(wěn)壓電路\t182
10.3.2 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主要技術指標\t183
10.4 線性集成穩(wěn)壓電路\t184
10.4.1 三端固定輸出集成穩(wěn)壓器\t184
10.4.2 三端可調輸出集成穩(wěn)壓器\t186
10.5 Multisim仿真實驗:橋式整流電容濾波電路\t187
本章小結\t189
自我評價\t189
習題10\t190
第11章 數字電路基礎\t192
11.1 數字電路概述\t192
11.1.1 數字信號及其特點\t192
11.1.2 數字電路的特點\t193
11.1.3 數字電路的分類\t193
11.2 基本邏輯關系與邏輯門\t194
11.2.1 邏輯關系、邏輯函數與邏輯變量\t194
11.2.2 與邏輯、與門\t194
11.2.3 或邏輯、或門\t195
11.2.4 非邏輯、非門\t196
11.3 復合邏輯門\t197
11.3.1 與非門\t198
11.3.2 或非門\t198
11.3.3 與或非門\t199
11.3.4 異或門與同或門\t200
11.4 邏輯門的電路類型\t201
11.4.1 半導體器件的開關特性\t201
11.4.2 TTL集成門電路\t202
11.4.3 CMOS集成門電路\t206
11.4.4 集成邏輯門電路的使用常識\t208
11.5 數制與編碼\t209
11.5.1 數制\t209
11.5.2 數制間的轉換\t210
11.5.3 編碼\t212
11.6 Multisim仿真實驗:基本邏輯門電路\t212
本章小結\t213
自我評價\t214
習題11\t214
第12章 組合邏輯電路\t216
12.1 邏輯函數及化簡\t216
12.1.1 邏輯代數基礎\t216
12.1.2 邏輯函數表示法之間的轉換\t217
12.1.3 邏輯函數化簡\t218
12.2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和設計\t220
12.2.1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t220
12.2.2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t221
12.3 常用組合邏輯器件\t222
12.3.1 加法器\t222
12.3.2 編碼器\t224
12.3.3 譯碼器\t226
12.3.4 數據選擇器\t228
12.4 Multisim仿真實驗:三人裁判表決電路\t229
本章小結\t230
自我評價\t230
習題12\t231
第13章 時序邏輯電路\t233
13.1 RS觸發(fā)器\t233
13.1.1 基本RS觸發(fā)器\t234
13.1.2 同步RS觸發(fā)器\t235
13.2 功能觸發(fā)器\t236
13.2.1 RS觸發(fā)器邏輯功能的描述\t237
13.2.2 邊沿D觸發(fā)器\t237
13.2.3 邊沿JK觸發(fā)器\t239
13.2.4 T和T′觸發(fā)器\t241
13.2.5 不同功能觸發(fā)器之間的轉換\t242
13.3 寄存器\t242
13.3.1 數碼寄存器\t242
13.3.2 移位寄存器\t243
13.4 計數器\t245
13.4.1 異步計數器\t245
13.4.2 集成同步計數器\t249
13.5 時序邏輯電路應用舉例\t252
13.5.1 第一信號鑒別電路\t252
13.5.2 數字鐘\t253
13.6 Multisim仿真實驗:集成計數器74LS161\t254
本章小結\t255
自我評價\t256
習題13\t257
第14章 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t261
14.1 施密特觸發(fā)器\t261
14.1.1 施密特觸發(fā)器的電壓傳輸特性\t261
14.1.2 施密特觸發(fā)器的應用\t262
14.2 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t263
14.2.1 集成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t263
14.2.2 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的應用\t265
14.3 多諧振蕩器\t266
14.3.1 門電路構成的多諧振蕩器\t266
14.3.2 采用石英晶體的多諧振蕩器\t267
14.4 555定時器\t268
14.4.1 555定時器的電路組成及工作原理\t268
14.4.2 555定時器構成施密特觸發(fā)器\t269
14.4.3 555定時器構成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t270
14.4.4 555定時器構成多諧振蕩器\t271
14.5 Multisim仿真實驗:555定時器構成的多諧振蕩器\t272
本章小結\t273
自我評價\t273
習題14\t275
第15章* D/A、A/D轉換電路\t278
15.1 D/A轉換器\t279
15.1.1 權電阻網絡D/A轉換器\t279
15.1.2 R-2R倒T型電阻網絡D/A轉換器\t280
15.1.3 D/A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t280
15.2 A/D轉換器\t281
15.2.1 A/D轉換的基本概念\t281
15.2.2 A/D轉換器的分類\t282
15.2.3 A/D轉換器的主要技術指標\t286
15.3 Multisim仿真實驗:倒T型電阻網絡D/A轉換器\t286
本章小結\t287
自我評價\t287
習題15\t288
附錄A 常用國際單位及電工儀表符號\t289
附錄B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分類\t290
附錄C 數字集成器件型號的組成及符號意義\t291
附錄D 常用數字集成電路產品明細表\t292
附錄E Multisim 10.0使用簡介\t29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