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義先生戲曲研究的當代學術史意義——《戲曲演進史》代序 ··········· 杜桂萍
《戲曲演進史》自序
甲 導論編
序 說
第一章 歷來戲曲之“遭遇”
引 言
一、戲曲歷代被鄙薄
二、有識之士肯定戲曲之見解
三、戲曲為韻文學之極致
四、戲曲為表演藝術之峰巒,發(fā)為顯學
結 語
第二章 戲曲創(chuàng)作之動機與目的
引 言
一、諷諫說
二、教化說
三、抒憤說
四、游藝說
五、主情說
結 語
第三章 戲曲關鍵詞之命義定位考述
引 言
一、“戲劇”“戲曲”命義定位
二、戲曲中“小戲”“大戲”命義定位
三、“腔調”“聲腔”“唱腔”命義定位
四、“戲曲劇種”命義定位
結 語
第四章 戲曲與說唱之關系:從北雜劇來觀察
引 言
一、歷代說唱名目
二、戲曲與說唱歌樂之三體系
三、從北雜劇觀察戲曲與說唱之密切關系
結 語
第五章 從儺戲、寺廟劇場、雜劇論戲曲與宗教之關系
引 言
一、先秦儺儀與戲劇、戲曲的源生
二、由現今儺戲觀其“儀”與“戲”交替雜糅之關系
三、宗教儀式與戲劇演出之交互運用關系
四、由寺廟劇場觀察宗教與戲劇之關系
五、雜劇中宗教劇所蘊含的意識形態(tài)
結 語
第六章 “ 戲曲研究”之回顧、檢討與“戲曲演進史”之建構
引 言
一、戲曲史研究之回顧與檢討
二、戲曲理論史研究之概況與得失
三、“戲曲演進史”之建構
結 語
結 尾
乙 淵源小戲編
序 說
引 言
一、學者對戲曲淵源、形成之論爭
二、戲曲淵源說之派別
三、著者對戲曲源生之看法
結 語
第一章 先秦至唐代戲劇與戲曲小戲之淵源及其劇目考述
引 言
一、先秦之戲劇和戲曲小戲劇目
二、兩漢魏晉南北朝之戲劇和戲曲小戲劇目
三、唐代之戲劇和戲曲小戲劇目
結 語
第二章 唐代宮廷小戲“參軍戲”及其嫡裔“宋金雜劇院本”之轉型與變化
引 言
一、“參軍戲”之源起及其劇目考述
二、宋金雜劇院本及其劇目考述——“參軍戲”之嫡裔
三、南戲北劇中之院本成分考述——“參軍戲”之變化
四、清代之“曲藝相聲”——“參軍戲”之轉型
結 語
第三章 唐代民間小戲《踏謠娘》及其嫡裔宋金“爨體”“雜扮”和明代“過錦”與近代地方小戲
引 言
一、《踏謠娘》考述
二、《踏謠娘》所引發(fā)之問題
三、宋金之“爨體”“雜扮”和明代“過錦戲”考述——《踏謠娘》之嫡派、近現代地方小戲之先驅
四、清代《綴白裘》所收之地方小戲
五、近現代地方小戲形成之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