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自由社會中的貨幣
交換的價值
以物易物
間接交換
貨幣的益處
貨幣單位
貨幣的形狀
私人鑄幣
“適度”的貨幣供應量
“囤積”的問題
穩(wěn)定價格水平?
多種貨幣共存
貨幣倉儲
小結
第三章 政府干預貨幣
政府收入
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鑄幣廠強制壟斷
降低貨幣成色
格雷欣法則與鑄幣
政府與貨幣制度
允許銀行拒絕付款
中央銀行:取消對通貨膨脹的限制
中央銀行:引導通貨膨脹
脫離金本位制
法定貨幣與黃金問題
法定貨幣與格雷欣法則
政府和貨幣
第四章 西方貨幣體系的崩潰
第一階段
——1815—1914年,古典金本位制
第二階段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及其后
第三階段
——1926—1931年,金匯兌本位制(英國和美國)
第四階段
——1931—1945年,波動的法定貨幣
第五階段
——1945—1968年,布雷頓森林和新的金匯兌本位制(美國)
第六階段
——1968—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
第七階段
——1971年8—12月,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波動的法定貨幣
第八階段
——1971年12月—1973年2月,《史密森協(xié)定》
第九階段
——1973年3月至今,波動的法定貨幣
術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