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生活于中國、從事中國思想研究的美國漢學家任博克,在天臺宗、莊學研究有非凡的造詣。作者對按照西方思想模式解讀中國經典提出了質疑,力圖表現(xiàn)中國經典的特殊品格與人類價值。中國與西方到底有何不同?比照希臘-歐洲思想的主客二分,中國古典的思維方式、內在人格和生存經驗,都指向了一個連貫的整體(“理”),其猶如格式塔。雖是古人的傳統(tǒng)與經驗,卻依然活在當下中國人的自我心靈、關懷策略和政治認同中。 與西方思想相比,中國早期思想家如何理解相同與差異、自我與他人、內部與外部、相對與絕對?任博克在《一與異的反諷》一書里,基于中國傳統(tǒng)思維與起源于古希臘的現(xiàn)代西方思想之對比,以反諷與非反諷的視野重新梳理了漢代以前的經典思想(孔、孟、老、莊、荀、《易傳》等),就古代中國提出了一個“連貫成形”(理)的價值世界。本書重點討論了古代思想家長期爭論的身份、價值、本體、倫理以及其他傳統(tǒng)認識論問題,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獨特經驗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