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絲綢之路與服飾藝術
于闐皇后與公主供養(yǎng)人服飾與妝飾研究
陳菊霞,劉宏梅
胡漢首服的借鑒與革新——以冪籬等女性蔽面首服的流行演變?yōu)槔?br />牛犁,張倩倩
從異文錦管窺絲綢之路紡織服飾藝術交流互動
楊雪,劉瑜
后蜀趙廷隱墓伎樂女俑蔽膝考
韓旭輝
第二部分絲綢之路與裝飾藝術
傳播與共融——從中世紀中東文物看中國文化對絲綢之路沿線裝飾藝術的影響
Do Khai Ly,蘇淼,楊媛媛
摩羯紋的應用及特征
粟紹巍
論秦漢墓葬中匈奴摔跤圖案和角抵的關系
陳哲
北周安伽墓榻腿畏獸為“烏獲”圖像述論
劉若嵐
絲綢之路背景下十二世紀安達盧西亞絲織品圖案設計范式的文化內涵與傳播
張沈彤,邵亦楊
葡萄紋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發(fā)展掠影與藝術特征研究
呂金澤
鑲嵌東方:維也納美泉宮東亞漆閣漆屏風主題、年代及來源考
劉夏凌
第三部分絲綢之路與佛教藝術
從藝術品到古跡:1913—1914 年龍門石窟事件對文物保護工作的意義
周孟圓
行僧神化與圖像重構——瓜州榆林窟第21 窟新辨識行腳僧研究
袁頔,沙武田
云岡石窟佛衣類型及其演進
劉芳
東魏北齊單體菩薩造像寶冠類型分析
楊曉慧
敦煌石窟第268、第272 窟疊澀藻井的來源辨析
岳書棋
文殊山石窟飾耳僧像考
劉暢
第四部分近代東西方藝術交流
海上絲路與中國外銷漆器研究掠影
何振紀
清代宮廷服飾中“蕾絲”的使用
苗薈萃
十八世紀西方毛毯的傳入與清宮的借鑒
吳思雨
基于西風東漸背景下的民國旗袍圖案裝飾風格嬗變
張婧楠,崔榮榮
第五部分論文摘要
陀羅尼經被的歷史沿革淺析
崔粲
唐蕃系統(tǒng)出土絲織品考
趙文琪
從立獅寶花紋錦看陵陽公樣的形式流變
劉勤藝
從紅地含綬鳥紋錦看唐代錦上胡韻
鄭宇婷
宋元錦地開光紋樣幾何造型演變研究
李師漫
以出土文物為樣本的古代針織物組織結構研究
劉大瑋
青州北齊佛造像的域外源流及傳播途徑
張理婧
從“胡人伎樂”到“漢人雅集”——絲綢之路影響下唐宋玉帶中伎樂紋的裝飾藝術考
李坤元,梁惠娥
從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看長沙窯瓷器裝飾藝術
李淑鎣
古花新拾:絲路沿線紡織品中的圓花飾研究
王浩威
金壺長生:梁莊王墓出土金銀飲食器再思
謝程程
跨文化視野下的圖像改造——中國祆教魚馬獸形態(tài)來源新探
鄭成勝
北朝時期佛缽崇拜東傳的圖像表現(xiàn)——以陜西藥王山吳洪標兄弟造像碑為中心
張 鼎
建構圣跡——從五臺山中的黑煙到《大唐西域記》中的降龍神話
祁姿妤
梵像金裝從何來——中國早期佛像飾金探源
李 婧
早期倚坐佛造像的兩種形式
張 翔
關于行道天王圖的幾個問題芻議
高秀軍,查 娜
由山普拉出土刺繡所見中原影響
鄺楊華,顧春華
“柱—拱—佛”建筑模式的西方源流及其在漢代的傳播
胡文峻
民國傳統(tǒng)服飾改良的內在動力與價值核心——兼論中西方交流中的“本位”思想
王志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