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物理實驗的地位和作用
1.2 《物理實驗》的教學目的和任務
1.3 物理實驗規(guī)則
1.4 物理實驗課的基本程序
2 誤差基礎知識
2.1 誤差的定義及表示
2.2 隨機誤差的分布規(guī)律
2.3 直接測量值的隨機偏差估算
2.4 間接測量量的誤差傳播公式
2.5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與表示
2.6 系統(tǒng)誤差
2.7 如何處理誤差
附錄2.A 間接測量量的標準差傳播公式的推導
附錄2.B 幾個重要的概念和相應的公式推導
3 數據處理
3.1 有效數字
3.2 列表法
3.3 逐差法
3.4 作圖法
3.5 回歸分析簡介
4 物理實驗基礎知識
4.1 力學和熱學實驗基礎知識
4.2 電學實驗基礎知識
4.3 光學實驗基礎知識
5 基礎物理實驗
5.1 固體密度的測定
5.2 剛體轉動的研究
5.3 靜態(tài)拉伸法測量鋼絲的楊氏模量
5.4 聲速測量
5.5 氣體比熱容比(cp/cV)的測定
5.6 液體粘滯系數與溫度和濃度的關系
5.7 不良導體導熱系數的測定
5.8 直流平衡電橋
5.9 用直流電位差計測電位差
5.10 用模擬法測繪靜電場
5.11 霍爾效應及其應用
5.12 分光儀的調整
5.13 用菲涅耳雙棱鏡測波長
5.14 用邁克爾遜干涉儀測單色光波長
5.15 全息照相及其應用
6 物理設計實驗
6.1 物理設計實驗概述
6.2 動態(tài)法測楊氏模量
6.3 固體線脹系數的測定
6.4 用數字式沖擊電流(量)計測電容和高電阻
6.5 液體粘度的測定
6.6 毛細管法測水的粘滯系數
6.7 雙臂開爾文電橋
6.8 直流非平衡電橋
6.9 電表的改裝和校準
6.10 固體折射率測定
6.11 光譜定性分析
6.12 材料的導電特性與溫度的關系
7 近代物理實驗
7.1 密立根油滴實驗(CCD電子顯示技術基礎)
7.2 夫蘭克?赫茲實驗
7.3 法拉第效應
7.4 光速測量
7.5 阿貝成像原理和空間濾波實驗
7.6 光學圖像識別實驗
7.7 X射線
7.8 核磁共振
7.9 NaI(Tl)單晶γ閃爍譜儀
7.10 用快速電子驗證狹義相對論的動量?動能關系
7.11 計算機斷層掃描術(CT)
7.12 光電效應法測普朗克常數
7.13 掃描隧道顯微鏡(STM)
7.14 激光拉譜
7.15 液氮溫區(qū)超導體兩個基本特性的觀察與測量
7.16 用諧振腔微擾法測量介質材料的微波介電常數和磁導率
7.17 流體折射率的測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