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顏銓穎先生自2002年起受業(yè)于毓老師。2004年起,毓老師開設“急就(救)班”,改變昔日逐章逐句的講法,以其“一”融貫諸經,每周上課兩到三次,每次雖有一主經,但始終優(yōu)游于諸經?!斗甭丁繁闶窃诖似陂g講授的主經之一。 顏銓穎先生退伍后,每日到毓老師家中“上班”。暮鼓晨鐘,黃卷青燈,師徒二人一同整理幾十年來留存的報刊、物件與只言片語,以備將來。某日,毓老師將一摞用白色防水袋包裝好的課堂手寫講錄交給顏銓穎先生保管。其中正是此次問世的《繁露講錄》(1979—1980)。毓老師寫道:“《繁露》為《春秋》之善繼者,遠勝于孟氏。”欲通《春秋》必須要讀《春秋繁露》。毓老師說:“在漢朝時,司馬遷都說,治公羊春秋,坐把交椅的是董仲舒……我們講《春秋繁露》,就是要離孔子近的時代來認識公羊春秋。”除了時代近外,重視《繁露》更因為董仲舒的思想。毓老師說:“孔子以后,我們強調董仲舒,就因為他有本有原。”有本有原,才能生生不息,日新又新。毓老師說:“沒有比《繁露》更啟發(fā)智慧的,難讀,可是下了工夫就取之不盡。”雖說難讀,但其有本有原的思想資糧,足以啟發(fā)我們的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學力有限,體會各異,末學不揣淺陋,略抒鄙見。講錄中的覃思奧賾仍有待讀者玩味體悟,并付諸行動。“奉元率性,盡三參天”,“達德光宇宙,生命壯自然”。因整理本講錄時,顏銓穎先生仍須兼顧日常工作,時有分身乏術之感。所幸顏銓穎先生的夫人范暘沐博士適時畀付奧援,襄助整理本書后半部分,后再由顏銓穎先生統(tǒng)稿,使得本書得以及時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