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通識教育評論·2022年 總第十期

通識教育評論·2022年 總第十期

通識教育評論·2022年 總第十期

定 價:¥98.00

作 者: 甘陽、孫向晨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0218108 出版時間: 202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通識教育已成為當前中國高校改革的共識?!锻ㄗR教育評論》由大學通識教育聯(lián)盟主辦、復旦大學承辦,于2015年創(chuàng)刊,為半年期學術(shù)輯刊,致力于呈現(xiàn)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nèi)通識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最新研究成果,彰顯學術(shù)特色,積極關(guān)懷實踐,鼓勵圍繞通識教育開展爭論和交鋒。主要包括名家論通識、通識新視野、通識教與學、通識動態(tài)等常規(guī)欄目和“經(jīng)典閱讀類通識課程”“通識寫作”等特色欄目。

作者簡介

  甘陽,清華大學文理通識大類首席教授,新雅書院原院長,哲學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政治哲學、西方思想史及大學理論等。孫向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委員會主任。曾先后在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巴黎高師等大學做過訪問學者、訪問教授。

圖書目錄

名家論通識
關(guān)于“人皆可以為作者”時代中的寫作教育的哲學思考   童世駿 
關(guān)于“通識教育”理念和實踐的一些經(jīng)驗和看法  張旭東 
國際高等教育院校認證視角中的通識教育:組成、功能和價值  孫建榮 王晶晶 
專論:“通識教育與本科教育”訪談錄
中國政法大學的通識教育改革與中西“文明通論”課程建設(shè)  文兵 
法學通識教育組織變革的實踐探索與反思  壽新寶 
藝術(shù)院校的通識教育改革與通識課程建設(shè)  楊茂森 
通識寫作
通識寫作課對學生“主動性學習”的激活——基于清華通識寫作課的探索  李軼男 
通識寫作與文學閱讀——上??萍即髮W“文學與寫作”課程調(diào)查、實踐與反思  毛佩潔 祁玥 
通識課中的學術(shù)寫作訓練  吳建峰 
通識教與學
一本書何以通識?——論經(jīng)典閱讀類通識課程的教學設(shè)計  孫向晨 
文本細讀·小班討論·多元寫作——重慶大學經(jīng)典閱讀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袁敏 
面向通識人文素養(yǎng)培育的“哲學導論”課程建設(shè)與思考  徐竹 
通識新視野
以思維教育為導向——華東師范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孟鐘捷 周先榮 徐幻 
從敘述式質(zhì)化分析看通識教育與學生反思性思維特征  吳俊,高莘,李洋嫻,廖梁,彭金滿,王永雄,周笑晨 
高校通識課教學效果評價研究——基于 DID 方法  謝楓 
通識中的通識——科學人文通識教育的內(nèi)涵、功能與途徑  楊輝 
以學生的主體性建構(gòu)為目標推進通識教育改革  張俊 
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的使命與未來—— 年“應用型高校通識教育專題論壇”綜述 劉遲曉霏 黃鑫 
專題:學生對通識教育的思考
通識教育與專業(yè)訓練的張力與再平衡——以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政經(jīng)哲項目教學計劃改革為例  趙宇飛 
美育與人文——新雅通識教育一側(cè)  劉宇薇 
學習共同體:我的博雅記憶  吳冠澤 
學生視角下的北京大學通識教育改革  王嘉璐 
他山之石
日本大學通識教育的現(xiàn)狀、課題及展望:基于一位大學教師的視角 牧野篤 
書評
博雅教育的當代價值——讀札卡瑞亞的《為博雅教育辯護》   熊慶年 
《通識教育評論》征稿啟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