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成書的歐洲通史書籍為數不少。本書原來于1953年以德語寫成,1966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史家英譯,俟今始由華人歷史學、宗教學者趙復三教授在眾多歐洲歷史書中選出,并花上前后十年時間中譯成書,可謂一本歷久不衰的史學經典著作。坊間歐洲通史以政治或哲學思想史為多,前者以王朝或地域為中心,且重點以西歐為主,后者則重視個人思想貢獻為多。本書特點正好補以上之不足:作者以宏觀的態(tài)度坦誠地從歐洲史源流展開討論,其中包括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及后來與回教思想的糅合,追尋近世歐洲思想的源流,提供今日“全球化”格局的思索。譯者參閱過原來德文版本,并在翻譯過程中對史事及人物補加了大量的注釋,又將資料來源及腳注翻譯,以供日后學者研究之用。本書特色哲學史和社會思想史兼而有之,重視上層知識界思想與下層民間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互動關系打破以西歐為中心的歷史觀,凸顯了西歐與東歐的文化傳統(tǒng)在矛盾中的互相滲透成長,成為今日歐洲思想史的格局著者不相信思想史是按時代先后單線式發(fā)展,而以為曾起作用的思想類似輻射性的影響,漸漸擴散出來本書數據征引浩如煙海,唯作者在選材利用態(tài)度上卻十分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