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類文明主義”與“實踐哲學”問題 III
上編 回到“實踐”問題:布倫塔諾之路
心理現(xiàn)象的明證—存在與類型劃分——布倫塔諾的《從經驗立場出發(fā)的心理學》
正確的判斷與正當?shù)那楦?mdash;—對布倫塔諾“內在價值論”的探析
超越的存在、意向的存在與真實的存在——兼論布倫塔諾的“意向性”問題
存在·心靈·價值——布倫塔諾哲學疏論
中編 回到“實踐”問題:洛采與馬克思的對照
形而上學的開端在倫理學中——洛采形而上學初探
洛采與現(xiàn)代價值哲學之發(fā)起
馬克思哲學中“意識的內在性”問題——兼與吳曉明先生商榷
馬克思哲學之為“虛無主義”的來龍去脈——在“存在學”與“實踐學”之間
下編 回到“實踐”問題:亞里士多德之路
第一本體與內意識——兼及一種可能的道德主體性
德性即知識?——亞里士多德對“蘇格拉底”問題的應答及其根底
明智與道德問題——從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出發(fā)的一個討論
美德的兩面——兼談《尼各馬可倫理學》中“?ρετ?”的中譯問題
實踐的內在性維度芻論——以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為基礎的考察
美德與實踐——在亞里士多德與麥金泰爾之間
快樂的本性及其在好生活中的位置——從德性倫理學的視域看
古希臘哲學傳統(tǒng)中的“雙重正義論”及其當代意義——兼談“現(xiàn)代中國正義論”的構建
完滿友愛:“自我關切”還是“非自我關切”?——對亞里士多德“友愛論”中一個老問題的新解答
續(xù)編 回到“實踐”問題:倫理學之路
倫理學:“倫理”抑或“科學”?——倫理學“色譜”芻議
倫理學的基礎與善的原則——從休謨、康德到布倫塔諾
道德的普遍性與普遍化小議
從理性啟蒙到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