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希臘危機深重,勞動人民負擔過重,民眾大規(guī)模抵制資本主義政策,但顯然對希臘問題始終缺乏馬克思主義視角的分析。關于希臘危機的國際討論一直都被主流觀點(新古典主義和新凱恩斯主義)所主導。這些國際討論中非主流的一面被激進政治經濟學方法(通常是激進的后凱恩斯主義或馬克思—凱恩斯主義觀點)所占據。此外,它們還被與馬克思主義完全不同的金融化理論所支配,忽視了生產領域,并聲稱全球危機只是一場金融危機,與“實際”積累和利潤率無關。本書認為,通過強調生產和利潤率領域,古典馬克思主義分析能夠比其主流和非主流競爭理論更好地解釋希臘危機。作者對流行的研究方法進行了批判,并運用古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及分析和實證工具對希臘危機進行了研究。特別是它表明希臘危機是由利潤率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過度積累危機造成的,歐元區(qū)中心國家和外圍國家之間存在的“廣泛的不平等交換”導致了希臘資本收益率下降。本書通過考慮用馬克思主義對主流和非主流經濟學的替代方案來展現(xiàn)一種洞見,從而豐富了關于希臘經濟危機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