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試圖從主觀幸福感和客觀社會融入兩個方面探討近年來流動人口的發(fā)展路徑。從已有的對主觀幸福感各相關問題研究來看,盡管諸多學者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然而這些問題的研究是孤立的,零散的,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形成一個得到廣泛認可的主觀幸福感分析框架。正因為如此,在沒有成熟的研究框架可供借鑒的情況下,本文嘗試提出一個基于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的分析框架,首先利用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據對流動人口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進行考察,并比較了不同流動人口群體主觀幸福感的差異;其次,利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CGSS)比較流動人口與當地人口的幸福感差異;另外,本書認為“流動人口”是當前戶籍制度下的一個概念,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流動人口將逐漸市民化,終流動人口和當地居民成為同一群體,因此本書利用世界價值觀調查數據(WVS)對中國居民的主觀幸福感進行分析。終提出“追求幸福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終極目標”以及提升中國居民主觀幸福感的途徑。值得關注的是,考慮到幸福感的測度結果主要依靠被訪者主觀作答方式獲得,且指標單一,容易出現“偽幸福”現象,因此本書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并且引入流動人口社會融入指標體系,構建五個維度的因子(包括客觀事實指標和主觀指標),更加客觀的分析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生存和發(fā)展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