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科學檢測是文物鑒定必由之路
第1章 科學家與鑒賞家
第二章 傳統眼學與科學檢測
第三章 文物流通的再平衡思考
第二篇 中華燦爛文化的傳承驛站—先秦文物
第1章 甲骨文是人類文明的共享記憶
第二章 商周青銅器是華夏文明的藝術符號
第三篇 華夏藝術文明的輝煌時代—戰(zhàn)國、漢代、唐朝
第1章 明鏡高懸映無邪
第二章 戰(zhàn)漢金銅藝術的溫良之韻
第三章 獨具匠心的戰(zhàn)漢精工美玉
第四章 解碼漢代光武版兵書—《三十六計》
第五章 不可思議的藝術奇葩—唐代銀胎彩繪
第四篇 瓷器指紋學概論
第1章 物化機理與指紋元素
第二章 物化表象與指紋痕跡
第五篇 單色釉的創(chuàng)世之作—柴窯、汝窯、徽宗官窯
第1章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鮮碧色—柴窯
第二章 心如止水的秘色升級版—徽宗官汝
第三章 登峰造極的單色釉—徽宗官窯
第六篇 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的產物——元青花
第1章 以科學數據解讀元青花
第二章 元代瓷器的特征
第七篇 不斷追求藝術創(chuàng)新的大明王朝
第1章 簡樸而不簡單的洪武瓷器
第二章 嘆為觀止的永宣青花
第三章 獨一無二的成化斗彩
第四章 明代景泰、正德、萬歷
第五章 宣德爐—一個至今從未超越的藝術瑰寶
第八篇 大清盛世的青花與彩瓷
第1章 青花與古彩
第二章 琺瑯彩與洋彩——無與倫比的彩瓷巔峰
第九篇 書畫與雜項
第1章 再論書畫中的“雙胞胎”
第二章 古泉名品賞析
第十篇 朝鮮瓷器鑒賞與研究
第1章 堪比元代“至正型”的李朝青花
第二章 李朝瓷器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