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 伍爾夫很早就展現出對寫作的熱愛,5歲時就能寫信,每晚給父親講故事。15歲時,進入倫敦國王女子學院接受高等教育,她的一位老師曾參與過當時的女權運動。18歲時,開始專業(yè)寫作。23歲時,開始為《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撰稿。她曾回憶說:“從小我就在圣艾夫斯客廳的綠色長毛絨沙發(fā)上,用霍桑的方式在大人吃飯時潦草地寫下一個故事。”1928年,伍爾夫受邀在劍橋大學做了兩場關于女性與小說的演講。1929 年,她在兩次演講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一間自己的房間》。在這部作品中伍爾夫展現了各時期女性在社會、教育、經濟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提出女性要寫小說就必須有錢和一間自己的房間,鼓勵女性爭取經濟獨立、思想獨立、獲得自由。在女性權利幾乎不被承認的時代,伍爾夫啟發(fā)了當時的女性主義思想,《一間自己的房間》也因此備受關注,成為女性主義的經典作品。 代表作有《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海浪》《奧蘭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