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瑪麗亞·利貝拉蒂,1951年出生于羅馬,曾在羅馬大學學習古典文學和考古學?,F于羅馬文明博物館擔任高級職務,就羅馬文明發(fā)表過多篇博物館學和考古學刊物論文。法比奧·波爾本,1962年出生,接受了古典學教育,現專注于古文明和藝術史類書籍的寫作。1990年起成為自由撰稿人,合著有《古羅馬》、《失落的文明》和《失落的瑪雅城市》,個人著有《佩特拉——非凡的約旦古城》。瑪麗亞·隆蓋,1960年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亞,曾在博洛尼亞大學學習古代歷史與考古專業(yè)。她專研于前哥倫布時期美洲大陸文明的民族考古學,對許多考古挖掘工作都有貢獻。她曾在巴黎人類博物館,以及比利時皇家歷史藝術博物館的美洲館進行研究和策展工作。此外還發(fā)表了多篇有關秘魯和中美洲古代文化的論文,探討了原始藝術、宗教和圖像學的問題。毛里齊奧·斯卡爾帕里(司馬儒),意大利漢學家,曾擔任東亞研究系主任,亞洲與北非研究學院院長等職位。主要研究中國的先秦時期,長期耕耘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文學史、考古學領域,從各個可能的角度研究中國文明的形成與興起,探究中國文化和身份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傳統(tǒng)與現代的關系。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孟子與執(zhí)政之道》(2013)、《道教:歷史、學說與實踐》(2014)、《儒家學說》(2015)、《回歸孔子之道:在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市場之間的今日中國》(201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