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過著健康的生活,卻還是患上嚴重的疾???為什么得了同樣的疾病,有的人接受治療的效果比其他人差?什么樣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癥?加博爾·馬泰博士在幾十年的行醫(yī)經驗中,發(fā)現很多患不同疾病的重癥患者,都有著相同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模式:他們壓抑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難以拒絕他人,無法表達憤怒,這使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內心真實的需求永遠不被看見。這種心理壓力會破壞生理穩(wěn)態(tài)和免疫系統,導致身體的疾病,這是身體代替我們做出的反抗。身體的癥狀是一種警示——你已經承受了太多,是時候好好關懷自己了。馬泰博士將近期新的關于身心聯系的科學知識,與一個個引人共鳴的病例、名人案例有機結合,深度剖析了心理壓力、情緒和生理健康之間的密切聯系,并探究了身心疾病的代際傳遞,以及情緒反應模式的根源——童年的逆境。后,介紹了幫助病人自我療愈的7個“A”治療法則。當我們能更好地照顧自己而不是一味滿足他人,當我們能感受并有效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我們的身體健康將極大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