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國古代出版業(yè)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清代江蘇特殊的區(qū)位優(yōu)勢、經濟條件、政治影響和文化積淀,確立了當時江蘇全國文化中心和出版中心的地位。清代江蘇出版業(yè)領先全國,體現在官刻、私刻、坊刻三個系統(tǒng)并駕齊驅,各有特色。官刻方面,產生了《全唐詩》《全唐文》等官修善本;私刻方面,出現了毛氏汲古閣、席氏掃葉山房等影響深遠的私人出版機構;坊刻方面,南京、蘇州、揚州等地書坊云集,盛行不衰。清代江蘇刻書總量龐大、種類豐富、制作精良,將傳統(tǒng)出版技術推向極致并采用新的出版技術,開始向現代出版業(yè)轉型。本書對清代江蘇出版史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分官府刻書、書院刻書、佛寺道觀刻書、私家藏書與刻書、書坊刻書、各類出版物、出版技術、圖書經營管理等不同專題,廣采官書、方志、碑刻、筆記、年譜、書目等歷史文獻,兼及前人研究成果和今存古籍實物,呈現了清代江蘇出版的成就和水平,揭示了出版與政治、經濟、學術的互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