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誕生之時,瘋狂就已成為全球每一種文明的一部分,而“精神疾病”的概念大約是從兩百年前才開始深入人心的。在醫(yī)療史上的大多數(shù)領域,新知識會帶來新療法。然而,精神疾病治療的歷史似乎更具周期性,“放棄、改革、忘卻、忽視和再一次改革”循環(huán)往復。從18世紀的瘋人院,到19世紀的收容所,再到20世紀的精神病院,恐怖與暴行的陰影從未遠離——鞭子、鎖鏈、地牢、約束衣,放血、催吐、電擊、腦葉切除、藥物濫用……追溯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似乎每一階段都是在重蹈覆轍:富有同情心和樂觀精神的人道主義改革先驅建立起的新機構,最終淪為殘酷虐待的邪惡淵藪而遭到遺棄。本書通過一個機構的故事來追蹤精神疾病及其治療的歷史——英國的伯利恒皇家醫(yī)院,俗稱“貝德萊姆”,在英語中已成為“瘋狂”的代名詞。作者梳理了從18世紀到21世紀以伯利恒為代表的精神疾病治療機構在建筑設計、治療手段、管理體制、與外界關系等方面的演變。書中收錄了600余幅圖片,不僅包含珍貴文獻和影像資料,還有不同時期病人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展現(xiàn)出驚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顛覆了人們的固有認知,有力地展現(xiàn)出他們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非被污名化的符號,是怎樣存在于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