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從田野到理論

從田野到理論

從田野到理論

定 價:¥68.00

作 者: 陳映芳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8181571 出版時間: 2023-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帶領學生做田野調查,基本是結題并出了成果的田野調查課題的內容介紹,是觀察和發(fā)現(xiàn),主要是在大城市繁華背后,有一部分人生活的艱難,處于生存的狀況,離生活有相當?shù)木嚯x。在住房上,一是逼仄、公共設施跟不上,事實上被社會隔離和歧視;二是在上海討生活,居住無保障,難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時期,作者對社會的觀照囿于社會學的公民權利觀點:認為“無論是從社會公正的角度去考慮,還是從維護社會整體結構功能的角度去考慮,這都是一個亟待對應的問題”。第二部分對社會學一些概念作出中國化解釋,如“征地農民工”“城市社會”“威權”,重點是“社會維權”。這些文章大多是過去式,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國經濟臺階式增長,城市成倍擴容,發(fā)展與民生矛盾大量爆發(fā)的時期,為社會學提供了大量研究課題。作者認為:如果研究以西方現(xiàn)代化國家既有的某一類型為參照,或套用某種理論范式來說明中國的社會變動的現(xiàn)狀時,很可能得出“中國例外”的結論。而“中國特殊論”則是一種懶惰行為。第三部分是作者社會學研究中國化時期,內容更多為“傳統(tǒng)中國”“轉型與發(fā)展”。這一部分,也是作者實現(xiàn)了從歐美到日本,再到中國的社會學研究轉型過程,作者對社會學形成了清晰的定義:社會學的任務應該就是為了幫助人們意識到社會存在的問題,并提供認識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讓人們看清楚自己所處的社會,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從而思考、研究如何讓社會變得正常。從正常中發(fā)現(xiàn)異常、從異常中看出正常,這就是社會學的想象力。

作者簡介

  陳映芳,女,知名學者。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文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政治社會學、轉型社會研究、城市社會學、青年社會學等;教學領域:城市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的構成原理;社會學與人學研究等。著作:《“青年”與中國的社會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在角色與非角色之間:中國的青年文化》(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城市中國的邏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年版)、《移民上海 ——52人的口述實錄》(學林出版社2003年版)、《都市大開發(fā):空間生產的政治社會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等。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與學生一起走向田野
教室即社會現(xiàn)場——行為者自述的課堂實踐
走出課堂、走向城市田野——關于《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實錄》
在田野,我們能夠觀察到什么?——城市新移民調查反思
棚戶區(qū)大調查:他們的敘述
實現(xiàn)社會的自我發(fā)現(xiàn)——關于《雙城記:京滬眾生素描》
《尋找住處:居住貧困和人的命運》:“人的命運”是我們持續(xù)的議題
  第二部分   概念、議題和路徑
從社會調查到社會學研究——關于“征地農民”的調查研究
如何理解“城市社會”?
城市社會研究中的國家論
“權利”應該成為核心議題——房地產維權行動研究反思
社會科學如何研究“人”?——關于問題與路徑的幾點思考
法西斯的“非人化”鼓噪與虐殺
如何認識今天的家庭危機?---國家-家庭關系的視角
“種族問題”是種族的問題嗎?
回到日常經驗、說出自己的感受
何謂“社會穩(wěn)定”?——概念辨析及方法討論
 第三部分   方法論的反思和探索
傳統(tǒng)中國再認識——鄉(xiāng)土中國、城市中國及城鄉(xiāng)關系
中國社會學史中的城市困難群體研究:經緯和課題
“轉型”“發(fā)展”與“現(xiàn)代化”:現(xiàn)實判斷與理論反思
在正常中發(fā)現(xiàn)異常
在范式與經驗之間——我們如何接近問題
今天我們如何實踐學術本土化? ——以國家-社會關系范式的應用為例
附文一  青年與城市社會研究:調查城市的難度在哪?
附文二  為了更好的城市與社會——中日共同研究回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