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中國早期圖形
1 圖形文字
2 幾何圖案
3 從裝飾到敘事:戰(zhàn)國時期與漢代的插圖
4 早期農業(yè)繪畫
第二章:漢唐時期:寫實主義興起
1 審美與寫實主義初露端倪
2 比例圖與透視法
3 毛筆與線條的主導地位
4 模型、自動機與技術制圖
5 雕版印刷出現(xiàn)
第三章:宋元時期:黃金時代
1 界畫及對界畫的評論
2 政府、印刷與技術再現(xiàn)
3 《武經總要》:最重要的軍事技術匯編
4 新渾天儀與《新儀象法要》
5 《營造法式》
6 《耕織圖》
7 王禎的《農書》
第四章:儒家新范式
1 寫實主義式微
2 精英統(tǒng)治下的繪畫
3 “歷史性”的繪畫
4 對新繪畫美學的哲學貢獻
5 繪畫與書法
第五章:晚明及天工開物
1 《天工開物》:巔峰之作
2 宋應星和他的世界
3 晚明書籍插圖
4 成書原因
5 評估插圖
6生產挑戰(zhàn)
7 插圖的后期歷史
第六章:清代發(fā)展:未竟之路
1 17世紀的轉型
2 數(shù)學與測量
3 機械獨創(chuàng)性
4 軍事技術的作用
5 耶穌會士的貢獻及其有限的影響
6 中國的第一位現(xiàn)代工程師?
7 焦秉貞的《耕織圖》
8 寫實主義的最后狂歡:清代建筑繪畫
結語
1 科技圖繪中的非技術目的
2 農業(yè)與人力投入的優(yōu)勢
3 被忽視的科技
4 技術制圖標準的缺失
5 官辦作坊的作用
6 成熟,還是停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