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中國高考報告(2023)

中國高考報告(2023)

中國高考報告(2023)

定 價:¥128.00

作 者: 本書編寫組
出版社: 新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665633 出版時間: 2023-0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高考報告》編委會編撰的2023年度高考改革實踐分析報告,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和指導性的特點?!吨袊呖紙蟾妗肪幬瘯诵某蓡T來自國內(nèi)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系統(tǒng)研究高考政策、高考改革與國家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轉型,堅持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在我國教育改革事業(y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總結高考綜合改革和教育評價改革的實踐成效,重點分析2022年高考實踐的命題要點、試卷特色與發(fā)展趨勢,深入解讀高考評價體系的總體特征及高考的考查內(nèi)容與要求,引導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培育,助力教育關鍵規(guī)則資源均等化,推動中國教育綜合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作者簡介

  主要編撰者簡介 徐尚昆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國人民大學教學創(chuàng)新獎。主要研究領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教育測量與評價、制度變遷與國家治理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0余項,在國內(nèi)外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及教材7部。 楊汝岱博士,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院博雅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經(jīng)濟學年會秘書長,入選國家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青年長江學者”。主要研究領域:教育與增長、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發(fā)展經(jīng)濟學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文社科基金10余項,在國內(nèi)外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70余篇。 郝保偉博士,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獲2017年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研究方向為教育改革與評價、教師發(fā)展、教育政策等。主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北京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5項,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的北京市委托課題60余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zhèn)€人專著2部,合著2部,參編10部。

圖書目錄

Ⅰ 總報告
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新篇章…………………………………… 1
第一節(jié)  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推進………………………………………………… 5
一、全面實踐高考評價體系命題理念 ……………………………… 6
二、持續(xù)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 10
三、重點考查批判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 ……………………………… 12
第二節(jié)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 18
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 19
二、健全和優(yōu)化“強基計劃” ……………………………………… 23
三、鞏固“雙減”政策實踐成效 …………………………………… 25
第三節(jié)  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教育體系………………………………………… 29
一、加強教材建設與管理 …………………………………………… 29
二、培養(yǎng)高素質教師隊伍 …………………………………………… 32
三、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發(fā)展 ……………………………………… 34
四、發(fā)展高質量職業(yè)教育 …………………………………………… 38
Ⅱ 政策篇
2022 年高考命題政策解讀與 2023 年展望 ……………………………43
第一節(jié)  2022 年高考命題規(guī)律及試卷特點 …………………………………… 46
一、全面貫徹高考評價體系的命題理念 …………………………… 47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力育人方式轉變 ………………… 49
三、加強關鍵能力考查,突出思維品質與創(chuàng)新能力 ……………… 56
四、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引導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 ……………………… 66
五、分省命題的地方特色及其內(nèi)在邏輯 …………………………… 72
第二節(jié) 2023 年高考命題趨勢判斷 …………………………………………… 74
一、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ǎng)時代新人 ………………………………… 74
二、考查關鍵能力,突出思維品質與創(chuàng)新精神 …………………… 76
三、注重學用結合,創(chuàng)設真實靈活情境 …………………………… 79
四、命題設問更具開放性與探究性 ………………………………… 81
五、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命題展望 ………………………………… 82
第三節(jié) 2020—2022 年高考改革政策解讀 …………………………………… 84
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 ……… 86
二、《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 87
三、《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 ………… 89
四、《職業(yè)教育提質培優(yōu)行動計劃(2020—2023 年)》 ………… 90
五、《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 91
六、《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 92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 ……………… 93
八、《“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實施方案》 …………… 94
九、《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
    培訓負擔的意見》 ……………………………………………… 96
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 … 97
十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yè)考試
    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 ……………………………………… 99
十二、《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方案(2021 年修訂版)》 …… 100
十三、《關于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
      (2021—2025 年)的通知》 ……………………………… 101
十四、《關于推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 ………… 103
十五、《“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 ……… 104
十六、《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 …………………… 106
十七、《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 …………………………… 107
十八、《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 年版)》 ……… 109
小結: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 110
Ⅲ 命題解讀篇
第一節(jié)  語文命題理論與實踐………………………………………………… 115
一、基本情況概述 ………………………………………………… 116
二、金線:緊扣核心價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118
三、銀線:強化關鍵能力考查,凸顯思維過程與思維品質 …… 120
四、串聯(lián)線: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引導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 ………… 129
小結:新時代推動新高考,新高考助力新時代 ………………… 131
第二節(jié)  數(shù)學命題理論與實踐………………………………………………… 134
一、基本情況概述 ………………………………………………… 134
二、金線:緊扣時代脈絡,突出展現(xiàn)核心價值 ………………… 137
三、銀線:注重理性思維,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 138
四、串聯(lián)線:融合現(xiàn)實情境,倡導“五育”并舉 ……………… 149
小結:堅持守正出新,彰顯高考改革方向 ……………………… 152
第三節(jié)  英語命題理論與實踐………………………………………………… 156
一、基本情況概述 ………………………………………………… 156
二、金線:落實立德樹人,體現(xiàn)國家意志 ……………………… 158
三、銀線:聚焦關鍵能力,強化思維考查 ……………………… 161
四、串聯(lián)線: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創(chuàng)新試題形式 …………………… 174
小結:迎接“考能力”趨勢,對接新高考改革 ………………… 175
第四節(jié)  物理命題理論與實踐………………………………………………… 177
一、基本情況概述 ………………………………………………… 177
二、金線:堅持立德樹人,凸顯價值引領 ……………………… 179
三、銀線:立足必備知識,考查關鍵能力 ……………………… 180
四、串聯(lián)線:拓展情境來源,側重學以致用 …………………… 197
五、基礎線:促進考教銜接,引導回歸課標 …………………… 200
小結 ………………………………………………………………… 201
第五節(jié)  化學命題理論與實踐………………………………………………… 202
一、基本情況概述 ………………………………………………… 202
二、金線:緊扣時代主題,弘揚核心價值 ……………………… 204
三、銀線:聚焦學科實踐,考查關鍵能力 ……………………… 206
四、串聯(lián)線:巧設情境,真實且新穎,熟悉又陌生 …………… 218
小結:加強教考銜接,發(fā)揮考試積極導向作用 ………………… 222
第六節(jié)  生物學命題理論與實踐……………………………………………… 223
一、金線:堅持立德樹人,凸顯價值引領 ……………………… 224
二、銀線:立足必備知識,考查關鍵能力 ……………………… 227
三、串聯(lián)線: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實現(xiàn)考查目的 …………………… 237
小結:堅持守正出新,迎接新高考改革 ………………………… 240
第七節(jié)  思想政治命題理論與實踐…………………………………………… 242
一、基本情況概述 ………………………………………………… 242
二、金線:堅持立德樹人,強調(diào)核心價值引領作用 …………… 245
三、銀線:強化學科素養(yǎng)培育,聚焦關鍵能力考查 …………… 250
四、串聯(lián)線:緊扣重大時代主題,凸顯鮮活的實踐情境 ……… 265
小結:培根鑄魂,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270
第八節(jié)  歷史命題理論與實踐………………………………………………… 271
一、基本情況概述 ………………………………………………… 271
二、金線:發(fā)揮育人價值,落實立德樹人 ……………………… 272
三、銀線:聚焦關鍵能力,凸顯思維品質 ……………………… 275
四、串聯(lián)線:構建不同情境,完善考查內(nèi)容 …………………… 286
小結:推進高考改革平穩(wěn)過渡,助力高中教學提質增效 ……… 289
第九節(jié)  地理命題理論與實踐………………………………………………… 291
一、基本情況概述 ………………………………………………… 291
二、金線:發(fā)揮立德樹人功能,彰顯學科育人價值 …………… 293
三、銀線:強化學科素養(yǎng),聚焦關鍵能力考查 ………………… 295
四、串聯(lián)線:設置問題情境,測量綜合素養(yǎng) …………………… 306
小結:落實高考評價體系,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 310
Ⅳ 教改篇
全面推進育人方式改革 整體提升高中教學質量…………………… 311
第一節(jié)  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完善培養(yǎng)體系……………………………… 312
一、整體規(guī)劃學校課程 …………………………………………… 313
二、規(guī)范課程管理 ………………………………………………… 314
三、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 315
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 316
五、加強學生發(fā)展指導 …………………………………………… 317
六、完善綜合素質評價 …………………………………………… 318
第二節(jié)  加強特色課程體系建設豐富課程供給……………………………… 318
一、特色課程的內(nèi)涵與特質 ……………………………………… 319
二、特色課程建設的策略和重點 ………………………………… 320
三、特色課程建設的區(qū)域實踐 …………………………………… 322
四、特色課程建設的學校實踐 …………………………………… 324
第三節(jié)  深化教學方式改革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 326
一、以大概念或大主題為核心開展單元教學 …………………… 326
二、精心設計學習任務 …………………………………………… 328
三、多種途徑結合促進跨學科主題學習實施 …………………… 329
四、區(qū)域引領與推動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 ……………………………… 330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探索創(chuàng)新人才基礎培養(yǎng)……………………………… 332
一、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評改革 …………………………… 332
二、開發(fā)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專項課程 ………………………………… 334
三、探索創(chuàng)新人才協(xié)同培養(yǎng)模式 ………………………………… 335
四、高中階段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實踐 ………………………………… 335
五、以課程為核心促進高中多樣化特色發(fā)展 …………………… 336
第五節(jié)  實踐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路徑選擇…………………………………… 340
一、實踐教育的內(nèi)涵與構成要素 ………………………………… 342
二、當前實踐教育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 …………………………… 343
三、實踐教育的“廈門模式” …………………………………… 345
四、我國實踐教育的路徑選擇 …………………………………… 348
Ⅴ 升學篇
2022 年招生考試與錄取政策 ………………………………………… 351
第一節(jié)  2022 年高考報考人數(shù)、錄取規(guī)模 ………………………………… 353
一、2022 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 353
二、“職教高考”成為高職招生主渠道 ………………………… 364
三、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和未來趨勢 ……………………………… 368
第二節(jié)  2022 年高考招生政策穩(wěn)中有變 …………………………………… 371
一、陽光招生進一步落地 ………………………………………… 372
二、新高考改革全面鋪開 ………………………………………… 376
三、進一步嚴格規(guī)范特殊類型招生 ……………………………… 378
四、2022 年招生政策新變化 ……………………………………… 380
第三節(jié)  2022 年高考招生政策新亮點 ……………………………………… 381
一、第三批新高考省份平穩(wěn)落地,第四、五批高考綜合改革啟動 … 382
二、綜合評價招生模式穩(wěn)步推進 ………………………………… 385
三、“強基計劃”服務國家拔尖人才培養(yǎng) ……………………… 387
第四節(jié)  “新高考”招生錄取模式與志愿填報……………………………… 394
一、掌握新老高考招錄模式的差別 ……………………………… 394
二、合理制定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 ……………………………………… 396
三、掌握志愿填報基本流程 ……………………………………… 397
Ⅵ 影響篇
高考改革、人才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401
第一節(jié)  高考、教育與人才選拔……………………………………………… 402
一、新中國成立后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模擴大 …………………………… 403
二、高等教育制度不斷完善 ……………………………………… 406
三、高考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態(tài)勢 ……………………………………… 408
第二節(jié)  高考、教育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 415
一、教育與經(jīng)濟發(fā)展 ……………………………………………… 415
二、教育與社會階層流動 ………………………………………… 430
三、教育與產(chǎn)業(yè)升級 ……………………………………………… 439
四、教育與科技創(chuàng)新 ……………………………………………… 445
五、教育與未來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展望 ……………………………… 449
第三節(jié)  義務教育與代際流動性……………………………………………… 451
一、文獻回顧與本部分貢獻 ……………………………………… 452
二、方法和數(shù)據(jù) …………………………………………………… 454
三、義務教育對代際流動性的影響 ……………………………… 460
四、研究發(fā)現(xiàn)與主要結論 ………………………………………… 470
第四節(jié)  高校招生“均等化”政策改革與生源質量提升…………………… 471
一、數(shù)據(jù)、變量與識別策略 ……………………………………… 474
二、計量結果與穩(wěn)健性檢驗 ……………………………………… 478
三、機制檢驗與發(fā)現(xiàn) ……………………………………………… 485
四、結論與政策啟示 ……………………………………………… 492
第五節(jié)  高考與家庭、個人發(fā)展……………………………………………… 494
一、高考政策調(diào)整的關鍵舉措 …………………………………… 494
二、教育與家庭決策、人的成長 ………………………………… 497
Ⅶ 評價篇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整體解讀……………………………………… 501
第一節(jié) “核心價值金線”貫穿命題始終…………………………………… 506
第二節(jié) “能力素養(yǎng)銀線”成為考查重點…………………………………… 521
第三節(jié) “情境載體串聯(lián)線”常考常新……………………………………… 534
第四節(jié) 高考命題改革與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 541
Ⅷ 附錄
附錄一  高考綜合改革大事記(2014—2022 年) ………………………… 545
附錄二  高考綜合改革經(jīng)典文獻目錄………………………………………… 55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