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苑拾珍”系列,書法精品補遺。在目前社內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選民國時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無出版的具有影響力的書法作品和范本,這些作品原跡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為讀者提供臨摹觀賞佳本?!抖洳瑫姆N》為其一種。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翁、思白、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著名的文臣和書畫家、畫論家,謚號文敏。董其昌長于行草,卓然大成。他的楷書在法度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造出新的變化,嚴整中有錯落。以晉唐宋為法,博識眾長,開創(chuàng)性地以淡為宗,是“云間書派”的領軍者。董其昌是一位書法藝術集大成者,對明末清初的書畫藝術影響巨大。 本書選取了四件作品,即羅振玉舊藏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貞松堂藏歷代名人法書》里的大楷作品《節(jié)臨〈郎官柱記〉》、中楷作品《陳于廷告身》和小楷作品《阿房宮賦》,以及風雨樓舊藏、由上海神州國光社于宣統(tǒng)二年(一九一〇)出版的小楷作品《董香光臨曹娥碑小楷書》。為體例故,進行了適當?shù)陌媸秸{整,尚希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