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全球史地圖學史 第二卷第三分冊:非洲、美洲、北極圈、澳大利亞與太平洋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史

地圖學史 第二卷第三分冊:非洲、美洲、北極圈、澳大利亞與太平洋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史

地圖學史 第二卷第三分冊:非洲、美洲、北極圈、澳大利亞與太平洋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史

定 價:¥598.00

作 者: J.B.哈利,戴維·伍德沃德 主編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95182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88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冊概述了非洲、美洲、亞歐大陸北極地區(qū)、澳大利亞與太平洋島嶼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這些傳統(tǒng)社會的人群,雖然缺少類似亞歐大陸諸文明所發(fā)展出來的那類習慣稱為地圖的人造物,但同樣具有地圖學思維,能夠用圖像呈現(xiàn)他們對空間的理解。因此,對這些傳統(tǒng)社會地圖學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處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人類族群因地制宜表達地圖學思維、實施制圖活動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則可以揭示出人類各族群在地圖學思維方面的共性。第一章導論介紹了研究傳統(tǒng)社會地圖學時所需的理論框架,指出“地圖”“地圖學”等術(shù)語需要做廣義處理。第二、三章分別討論南部非洲和熱帶非洲的傳統(tǒng)地圖學;第四、五章分別詳述了文化意義上的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本土地圖學;第六、七章討論南美洲兩個地區(qū)的本土地圖學;第八章為亞歐大陸北極和亞北極地區(qū)的傳統(tǒng)地圖學;第九、十章從兩個角度探討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地圖學實踐;第十一到十四章為太平洋島嶼的傳統(tǒng)地圖學,其中第十二章介紹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地區(qū),第十三章介紹大洋洲的航海地圖學,第十四章則是新西蘭毛利人的地圖學。第十五章結(jié)束語則對傳統(tǒng)社會的地圖學思維共性做了初步總結(jié),為今后通過跨文化途徑進一步深入理解人類地圖學實踐的歷史提供了有益啟發(fā)。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戴維·伍德沃德 1970年獲得地理博士學位之后,在芝加哥紐貝里圖書館擔任地圖學專家和地圖策展人。1974年至1980年,他還擔任圖書館赫爾蒙·鄧拉普·史密斯歷史中心主任。1980年,到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任教職,于1995年被任命為亞瑟·羅賓遜地理學教授。在地圖學史的研究中,伍德沃德將地圖學史的研究與其他研究領域聯(lián)系起來,視野更為廣闊,出版有大量著作,如《地圖印刷的五個世紀》(Five Centuries of Map Printing)、《藝術(shù)和地圖學:六篇歷史學論文》(Art and Cartography: Six Historical Essays)、《意大利地圖上的水印的目錄,約1540年至1600年》(Catalogue of Watermarks in Italian Maps, ca. 1540-1600)以及《全世界地圖學史中的方法和挑戰(zhàn)》(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in a Worldwide History of Cartography)。他去世后,地圖學史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Imago Mundi刊載了他的生平和作品目錄。G.馬爾科姆·劉易斯在退休前是英格蘭的謝菲爾德大學的地理學準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景觀的歷史感知、美洲原住民制圖、地圖信息傳遞等方向。他曾在謝菲爾德大學設立“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地圖和制圖項目”,并擔任項目主任。其著作有《英國大學生對加拿大的印象》(British Students’ Images of Canada)、《地圖學的遭遇:論美洲原住民的制圖與地圖應用》(Cartographic Encounters: Perspectives on Native American Mapmaking and Map Use)等。 審譯者簡介卜憲群,男,安徽南陵人。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秦漢史。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歷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等。出版《秦漢官僚制度》《中國魏晉南北朝教育史》(合著)、《與領導干部談歷史》《簡明中國歷史讀本》(主持)、《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主編)、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及五卷本《中國通史》總撰稿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哲》《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百余篇。 譯者簡介劉夙1982年生?200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從事歷史地理學研究,獲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tǒng)與進化植物學研究中心,從事植物分類學和植物學史研究,獲博士學位。2012-2014年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后,從事科技史研究?,F(xiàn)為上海辰山植物園科普部研究員,上海市科普作家協(xié)會和上海市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從事科學傳播工作以及科技哲學和科技史研究。已出版科技史著作《萬年的競爭:新著世界科技文化簡史》以及科普著作《基因的故事》《植物名字的故事》等二十余種。

圖書目錄

目  錄
 
 
 
彩版目錄   ( 1 )
圖表目錄   ( 3 )
前言  戴維 ·伍德沃德  ( 1 )
 
第一章   導論  戴維 ·伍德沃德   C. 馬爾科姆 ·劉易斯  (1 )
定義   ( 2 )
認知地圖學   ( 4 )
表演地圖學   (6)
物質(zhì)地圖學   (6)
重疊性和不一致性   (7)
問題和議題   (9)
偏差問題      (10)
進路多樣性問題      (12)
跨文化比較問題      (12)
讓地圖不再邊緣化   (13)
非洲的傳統(tǒng)地圖學
第二章   南部非洲巖畫藝術(shù)中的制圖內(nèi)容     蒂姆 ·馬格斯  (19)
狩獵—采集者藝術(shù)   (21)
農(nóng)耕者的雕畫   (25)
結(jié)論   (36)
第三章   熱帶非洲的本土制圖    托馬斯 ·J.  巴塞特  (37)
宇宙志地圖   (38)
助記地圖   (45)
募得性地圖   (50)
非洲人對歐洲制圖的影響   (57)
歐洲人對非洲制圖的影響   (62)
結(jié)論   (70)
美洲的傳統(tǒng)地圖學
第四章   北美洲原住民的地圖 、制圖和用圖   C.  馬爾科姆 · 劉易斯  (73)
接觸前 、接觸時和接觸后的地圖   (74)
“地圖”的固有詞     (75)
宇宙志的重要性   (76)
資源來源和保護   (78)
編史學   (79)
進路   (82)
巖畫藝術(shù)中的陸地圖   (82)
宇宙志主題和天體主題的巖畫藝術(shù)   (93)
東北部   (96)
東南部      (136)
遠西部      (152)
大平原和加拿大草原      (169)
亞北極地區(qū)      (193)
北極地區(qū)      (222)
亞歐大陸與美洲的北極和亞北極地區(qū)的地圖學類似性      (241)
結(jié)論主題      (243)
第五章    中美洲地圖學   芭芭拉 ·E.  芒迪  (258)
導論      (258)
中美洲地圖是什么?        (261)
編史學      (266)
中美洲地圖與時間的空間化      (269)
中美洲地圖的類型      (287)
征服后本土制圖的連續(xù)性      (335)
結(jié)論      (344)
第六章    中安第斯地區(qū)的制圖  威廉 · 古斯塔夫 ·加特納  (358)
安第斯人有關(guān)空間和地理關(guān)系的觀念:  過去和現(xiàn)在      (361)
巖畫藝術(shù)      (380)  
考古記錄中安第斯制圖的年代學觀點      (380)
印加制圖      (401)
結(jié)論      (422)
第七章   南美洲低地和加勒比地區(qū)的本土地圖學  尼爾 ·L.  懷特黑德  (425)
理論檢討      (428)
天體和宇宙的本土繪圖      (430)
本土制圖的歷史報告      (453)
歐洲人對本土信息的整合      (457)
結(jié)論      (461)
亞歐大陸北極和亞北極地區(qū)的
傳統(tǒng)地圖學
第八章   亞歐大陸北極和亞北極地區(qū)的傳統(tǒng)地圖學   葉列娜 ·奧克拉德尼科娃  (465)
史前制圖的證據(jù)      (467)
宇宙志地圖和天體地圖      (470)
陸地制圖和陸地圖      (478)
結(jié)論      (494)
澳大利亞的傳統(tǒng)地圖學
第九章   邦域圣像:  原住民古典傳統(tǒng)中的地形呈現(xiàn)  彼得 · 薩頓  (499)
導論      (499)
人造物的范圍      (501)
觀念      (510)
方法和解讀      (518)
巖畫和雕畫      (529)
各地區(qū)舉例      (532)
結(jié)論      (548)
第十章   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地圖和平面圖  彼得 · 薩頓  (550)
原住民地圖的主要收藏      (550)
較小規(guī)模的學術(shù)收藏      (569)
土地聲索時代的原住民地圖:  尼科爾森河土地聲索      (578)
泥地圖和沙畫      (580)
平面圖      (582)
原住民地圖:  政治與法律      (590)
太平洋盆地的傳統(tǒng)地圖學
第十一章   太平洋盆地:  導論  本 ·芬尼  (597)
第十二章    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的傳統(tǒng)地圖學  埃里克 ·克萊因 · 西爾弗曼  (602)
美拉尼西亞的社會生活 、宇宙觀和政治      (602)
美拉尼西亞是否有地圖?        (605)
美拉尼西亞地圖      (606)
結(jié)論      (631)
第十三章   大洋洲的航海地圖學和傳統(tǒng)航海  本 ·芬尼  (633)
心象地圖學      (633)
歐洲人向遠大洋洲的挺進      (635)
歐洲探險家和傳教士繪制的早期海圖      (637)
大洋洲導航和地圖學簡述      (650)
關(guān)于導航的精確性      (657)
加羅林群島的導航術(shù)和地圖學      (658)
馬紹爾群島根據(jù)破壞的涌浪圖案所做的引航      (678)
大洋洲航海者用過導航工具嗎?        (692)
定居 、連續(xù)性和聯(lián)系      (695)
第十四章   毛利人地圖學及與歐洲人的接觸   菲利普 · 萊昂內(nèi) 爾 · 巴頓  (702)
與制圖密切相關(guān)的文化屬性      (705)
歐洲人對毛利人地圖和制圖的報告      (712)
現(xiàn)存的毛利人地圖及毛利人地圖衍生物      (721)
結(jié)論      (760)
第十五章   結(jié)束語     戴維 ·伍德沃德   C.  馬爾科姆 · 劉易斯  (768)
拓撲結(jié)構(gòu)      (769)
世俗與神圣      (769)
宇宙 、圓周與中心      (770)
景觀和事件      (772)
與人類生活世界的密切性      (772)
前方之路      (774)
主編 、作者和項目工作人員      (776)
參考文獻索引      (777)
詞匯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