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本書,希望把有關的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及這些理念在實踐中的應用闡明清楚,同時提出可靠的預防性保護技術方法。供管理、科研、教學等等領域專家學者參考。本書包括 4 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是宋慶齡雕像的文化及藝術價值,保養(yǎng)維護歷史;第二部分是病狀勘察、保護設計、保護的高科技納米石灰材料及實施;第三部分為監(jiān)測及預防性保護措施和維護,第四部分是保護建筑設計(理念、技術依據及方案)。宋慶齡雕像是采用與毛主席雕像的副料雕刻而成,于 1984 年 1 月 27 日聳立在上海市長寧區(qū)宋園路 21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內紀念廣場。宋慶齡雕像是上海戶外體量大、藝術價值高的文物之一。近年來,雕像本體上出現明顯的開裂、起粉等現象,并在視覺上有惡化的趨勢。同時出現苔蘚、鳥糞污染等問題,影響觀瞻等。需要從機理到措施到監(jiān)測等進行系統研究,制定保養(yǎng)管理方案。國內尚無一本有關漢白玉保護的學術專著,更沒有有關“犧牲性”保護理念的學術專著。在文化遺產監(jiān)測領域,國內目前大多追求“高大上”技術手段,不考慮可持續(xù)性及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