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學現任廣州大學副校長,教授。1991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在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社會發(fā)展理論、文化哲學、后殖民主義等。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課題4項,先后獲得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并獲得“南粵優(yōu)秀老師”稱號。涂成林現任廣州大學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廣州市新型智庫廣州大學廣州發(fā)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廣州大學智庫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國家特支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領軍人才、廣東省“特支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廣州市杰出專家等稱號。先后在四川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學習,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5年起,先后在湖南省委理論研究室、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州大學工作。兼任廣東省區(qū)域發(fā)展藍皮書研究會會長、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主要從事城市綜合發(fā)展、文化政策、馬克思主義哲學等方面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專著有《現象學的使命》《國家軟實力和文化安全研究》《自主創(chuàng)新的制度安排》等10余部;主持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般項目、省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省市政府委托項目60余項。獲得國家教育部及省、市哲學社會科學獎項和人才獎項20余項,2017年獲評“皮書專業(yè)化20年致敬人物”,2019年獲評“皮書年會20年致敬人物”。譚苑芳現任廣州大學廣州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州市番禺區(qū)政協常委,兼任廣東省區(qū)域發(fā)展藍皮書研究會副會長、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qū)(南沙)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院理事長、廣州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等。主要從事宗教學、社會學、經濟學和城市學等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其他省市重大、一般社科規(guī)劃項目10余項,在《宗教學研究》《光明日報》等發(fā)表學術論文30多篇,獲廣東省哲學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及“全國優(yōu)秀皮書報告成果獎”一等獎等多個獎項。賀忠現任中共廣州市委網信辦副主任。1984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中山大學歷史系學習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1年7月起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廣州市廣播電視局、廣州市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局、廣州市委宣傳部工作,歷任主任科員、辦公室副主任、市委宣傳部理論處副處長、廣州市委講師團團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長期負責理論學習、理論宣傳和理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