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緊緊圍繞全球價值鏈分工、技術進步對工資差距的影響,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展開分析。在理論上,通過分析全球價值鏈分工、技術進步的不同效應,以及全球價值鏈分工、技術進步對工資差距的作用途徑,發(fā)現其通過中間品外包、商品價格、技術轉移(模仿)及技術創(chuàng)新、政府和市場主體等不同途徑影響工資差距;同時,通過構建行業(yè)、地區(qū)、性別等層面的理論模型,分析全球價值鏈分工、技術進步對不同層面工資差距的異質性影響。在實證上,通過結合理論分析中全球價值鏈分工、技術進步的不同效應及其對工資差距的作用途徑,以及對行業(yè)、地區(qū)、性別等不同層面工資差距的異質性影響,構建不同的全球價值鏈分工指標、技術進步指標,并結合其他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其對工資差距的影響?;诶碚撆c實證分析的結論,本書提出了我國不同行業(yè)、地區(qū)應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攀升價值鏈分工地位;不斷開拓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技術進步水平,積極發(fā)揮價值鏈貿易的技術進步效應, 促進工資水平提升,縮小與外部行業(yè)、地區(qū)的工資差距,以及縮小我國內部不同行業(yè)、地區(qū)、性別工資差距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