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政序與文采:文道之間的《文心雕龍》

政序與文采:文道之間的《文心雕龍》

政序與文采:文道之間的《文心雕龍》

定 價:¥48.00

作 者: 李智星
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6074867 出版時間: 2022-05-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9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主要對《文心雕龍》進行研究,分為上編、中編、下編三部分,由一篇導論和八篇論文組成,其中大部分已刊載于《哲學分析》《中國美學研究》等刊物和已出版的文集匯編。上編由三篇文章組成,分別透過宗經(jīng)與辨騷、古體與新聲、儒學與文學之間的關聯(lián)揭示劉勰關于“文”的思想把握。中編兩篇文章透過儒家傳統(tǒng)王政觀中的王道和文教概念,為把握劉勰的“文—道”觀提供了思想視角和脈絡。下編是散論。

作者簡介

  李智星,男,廣東肇慶人。2006—2010年在中山大學哲學系讀本科;2010—2015年在中山大學哲學系攻讀美學方向的碩士與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美學和《文心雕龍》學。目前發(fā)表論文20篇?,F(xiàn)為汕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論:一個闡釋框架
一、儒學與玄學之爭
二、劉永濟的《文心雕龍校釋》
三、北南方之間的《文心雕龍》
四、《文心雕龍》學相關文獻述要
上編:正變之間
在經(jīng)學與文學之間
——重讀劉勰辨騷論和宗經(jīng)論
一、“儒林”與“文苑”
二、《辨騷》篇繹旨:對新變文學成就的雙重態(tài)度
三、重審文學宗經(jīng)論
四、余論
“《文心雕龍》學”介入古今之爭的可能性
——從王國維《屈子文學之精神》說起
一、《屈子文學之精神》的懷抱何在?
二、在王國維與劉永濟之間看《文心雕龍》的文學正變觀
三、劉勰的文學“經(jīng)一權”通變論及其啟示
四、結語
劉勰的儒士身位
一、引言
二、劉勰“高貴的謊言”?
三、由《正緯》看劉勰的儒士身位
四、所謂“以子書自許”的《文心雕龍》
五、結語
中編:政治與文學
以詩文行教化
——儒家傳統(tǒng)王政觀中的王道與文教
一、引言
二、儒家王政觀解析
三、從圣王到君子
四、君子作為王政的文教擔綱者
五、結語:文道合一的原則與《文心雕龍》
附:劉勰的“諸文體皆出于王官說”
《文心雕龍》中的文變問題到政變問題
一、訛濫時文
二、漢賦侈艷
三、戰(zhàn)國詭俗
四、王者之跡熄
下編:散論
儒蹤玄影
——《原道》篇里的天道、人道與文道
一、王者的“道之文”
二、亦儒亦佛的《原道》篇?
三、劉勰的“道”
四、《滅惑論》析疑
五、圣王的天道和人道:《原道》篇的微言
六、《正緯》篇的藏天與務人
镕鑄君子與文人作家
——劉勰《宗經(jīng)》《體性》篇的心性教育
一、文人時代的作者個體心性
二、圣王作者觀降解的發(fā)生
三、文人個體文心在經(jīng)典精神中融構為君子一文人的個體文心
四、結語
以圣王文心為師
——劉勰《征圣》篇里的“文心”形塑
一、圣文的政教性意義:君子心性是陶鑄文人心性的底色
二、圣文的文章學意義:為文人作文擔當文學上的典范性
三、總結
余韻:《文心雕龍》與古今文學之爭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