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隨(1897—1960),本名顧寶隨,字羨季,別號苦水,晚號駝庵,河北清河縣人。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一生執(zhí)教并從事于文學創(chuàng)作與學術研究。1920年先生自北大之英文系畢業(yè)后,即投身于教育工作。曾先后在燕京大學及輔仁大學任教,并曾在北京師范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中法大學及中國大學等校兼課。1949年后一度擔任輔仁大學中文系系主任。1953年轉赴天津,在河北大學前身之天津師范學院中文系任教。顧隨的學生周汝昌曾這樣評價他:“一位正直的詩人,而同時又是一位深邃的學者,一位極出色的大師級的哲人巨匠。”顧隨的學生葉嘉瑩說:“先生對于詩歌具有極敏銳之感受與極深刻之理解,更加之先生又兼有中國古典與西方文學兩方面之學識及修養(yǎng),所以先生之講課往往旁征博引,興會淋漓,觸緒發(fā)揮,皆具妙義,可以予聽者極深之感受與啟迪。我自己雖自幼即在家中誦讀古典詩歌,然而卻從來未曾聆聽過像先生這樣生動而深入的講解,因此自上過先生之課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驀見門窗之開啟,始脫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萬物之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