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石油、天然氣工業(yè)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

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

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

定 價:¥189.00

作 者: 牟傳龍 等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706560 出版時間: 2022-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按照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工作的總體要求,以“有利的沉積相帶為頁巖氣富集的基礎,有效的保存條件為頁巖氣富集高產(chǎn)的關鍵”為統(tǒng)一的指導思想,以華電華中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的相關科研項目或課題成果為基礎,全面清理、收集、查閱了大量區(qū)調(diào)資料、科研報告及科學研究文獻成果,重點關注有關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地層、沉積相及頁巖氣的相關認識與進展。以活動論構造學、沉積學、巖相古地理學、油氣地質(zhì)學及層序古地理編圖技術、有機地球化學和巖石學等的綜合運用、相互驗證與約束,對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頁巖氣資源潛力進行分析,并劃分頁巖氣有利區(qū)。

作者簡介

暫缺《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頁巖氣資源潛力分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區(qū)域地質(zhì)概況 1
1.1 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 1
1.2 鄂西南地區(qū)褶皺斷裂特征 2
1.2.1 主要褶皺特征 3
1.2.2 主要斷裂特征 5
1.2.3 地質(zhì)結構特征 6
1.3 湘鄂西地區(qū)構造沉積演化 9
1.4 鶴峰區(qū)塊地質(zhì)概況 13
1.4.1 構造發(fā)育特征 13
1.4.2 綜合變形序列 18
1.4.3 構造層劃分及其特征 20
第二章 區(qū)域地層特征 22
2.1 地層沉積特征 22
2.1.1 震旦系 22
2.1.2 寒武系 22
2.1.3 奧陶系 24
2.1.4 志留系 25
2.1.5 泥盆系 26
2.1.6 石炭系 26
2.1.7 二疊系 27
2.1.8 三疊系 28
2.2 鶴峰區(qū)塊地層發(fā)育特征 28
2.2.1 鶴峰區(qū)塊二疊系部分剖面描述 28
2.2.2 鶴地1井鉆井及地層發(fā)育特征 34
2.2.3 鶴峰區(qū)塊二疊系巖石地層單位特征 38
2.2.4 鶴峰區(qū)塊二疊系沉積特征 39
2.3 上二疊統(tǒng)大隆組發(fā)育特征 39
2.3.1 年代地層學 39
2.3.2 巖石地層 41
2.3.3 生物地層學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3.1 指導思想 43
3.2 具體技術路線 43
3.3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 44
3.4 鶴地1井鉆井概況 46
3.4.1 錄井油氣水顯示特征 47
3.4.2 測井綜合解釋評價 48
3.4.3 鉆探效果綜合評價 56
第四章 層序與巖相古地理 57
4.1 大隆組地層展布特征 57
4.2 鶴峰區(qū)塊地層平面展布特征 58
4.3 沉積相與巖相古地理 59
4.3.1 沉積相劃分 60
4.3.2 巖石微相類型與特征 64
4.3.3 層序劃分與對比 70
4.3.4 大隆組層序巖相古地理 75
4.4 層序巖相古地理研究與頁巖氣 82
4.4.1 全區(qū)有利相帶分布區(qū)疊合 83
4.4.2 鶴峰區(qū)塊有利相帶分布區(qū)疊合 83
第五章 有機地球化學特征 85
5.1 有機質(zhì)類型 85
5.2 富有機質(zhì)泥頁巖有機質(zhì)豐度 89
5.3 富有機質(zhì)泥頁巖有機質(zhì)成熟度 96
第六章 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礦物組分及巖石學特征研究 99
6.1 礦物組分特征 99
6.2 礦物巖石類型劃分 107
6.3 礦物的分布特征 107
6.4 鶴峰區(qū)塊大隆組礦物與巖石類型、 沉積特征及黑色巖系的成因分析 109
6.4.1 礦物組分特征 109
6.4.2 巖石類型及特征 114
6.4.3 黑色巖系的空間發(fā)育特征 116
6.4.4 大隆組黑色巖系地球化學分析研究 118
6.4.5 黑色巖系及礦物組分成因初探 134
第七章 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成巖作用研究 142
7.1 成巖作用與成巖礦物 142
7.1.1 壓實作用 142
7.1.2 膠結作用 143
7.1.3 溶蝕作用和交代作用 146
7.1.4 有機與無機成巖作用的關系及特征 148
7.2 成巖序列 150
7.2.1 成巖階段劃分依據(jù) 150
7.2.2 成巖演化與成巖序列 151
第八章 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儲集性特征 153
8.1 儲集物性特征 153
8.2 孔隙結構特征 159
8.3 儲集空間特征 161
8.3.1 頁巖孔隙定性表征 161
8.3.2 頁巖孔隙定量表征 170
8.3.3 頁巖孔隙結構特征 173
8.3.4 微納米CT掃描及處理結果 174
8.4 儲層發(fā)育控制因素 178
8.4.1 有機質(zhì) 178
8.4.2 礦物 181
8.4.3 構造作用與裂縫 183
8.5 成巖作用對儲集物性的影響 183
8.5.1 無機成巖對頁巖氣儲層的影響 183
8.5.2 有機成巖對頁巖氣儲層的影響 184
8.5.3 頁巖氣儲層孔隙演化過程 184
第九章 頁巖氣保存條件 186
9.1 保存條件參數(shù) 188
9.2 宏觀保存條件評價 189
9.2.1 蓋層評價 189
9.2.2 埋藏深度 192
9.2.3 頂?shù)装鍡l件 194
9.2.4 構造完整性及斷裂發(fā)育特征 195
9.3 微觀保存條件評價 211
9.3.1 侵蝕基準面確定 212
9.3.2 水文地質(zhì)垂直分帶 212
9.3.3 地層水特征及封閉性分析 213
9.3.4 大氣淡水下滲深度 215
9.4 鄰區(qū)重點鉆井保存條件分析及勘探啟示 217
9.4.1 重點鉆井分析 217
9.4.2 勘探啟示 218
第十章 資源潛力分析 220
10.1 資源評價方法選取 220
10.2 資源評價單元劃分 220
10.3 評價參數(shù)選取 221
10.4 資源量計算 222
10.5 資源分布特征可信度評價 223
第十一章 成藏條件及主控因素 224
11.1 含氣量特征 224
11.1.1 氣體賦存方式 224
11.1.2 頁巖總解析氣量 225
11.2 含氣性控制因素 226
11.2.1 等溫吸附 227
11.2.2 基本地質(zhì)條件 229
11.3 成藏富集條件 235
11.3.1 沉積相帶是控制頁巖氣層發(fā)育*主要的因素,深水臺盆相是頁巖氣富集高產(chǎn)的基礎 235
11.3.2 晚期良好的保存條件是頁巖氣富集成藏的關鍵 237
11.4 鶴峰區(qū)塊頁巖氣成藏條件 240
第十二章 鄂西南地區(qū)二疊系大隆組頁巖氣有利區(qū)塊優(yōu)選與評價 242
12.1 有利區(qū)塊的評價原則 242
12.2 頁巖氣有利區(qū)塊的優(yōu)選 246
參考文獻 25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