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陵全書》(以下簡稱《全書》)收錄的南京文獻,分為方志、史料、檔案和文獻四大類。二、《全書》按上述四大類分馬甲、乙、丙、丁四編,以不同的封面顏色加以區(qū)分;每編酌分細類,原則上以成書時代為序分為若干冊,依次編列序號。三、《全書》收錄南京文獻的地域范圍,包括了清代江寧府所轄上元、江寧、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四、《全書》收錄的南京文獻,其成書年代的下限為一九四九年。五、《全書》收錄方志、史料和文獻,盡量選用善本為底本?!度珪肥珍浀臋n案以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較高為原則,一般選用延續(xù)時間較長、相對比較完整的檔案全宗。六、《全書》收錄的南京文獻底本如有殘缺、漫漶不清等情況,必要時予以配補、抽換或修描,以保證全書完整清晰;稿本、鈔本、批校本的修改、批注文國家圖書館和全國各地(包括港臺地區(q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藏書單位的鼎力相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我們相信,在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的長期不懈支持下,在各部門、各單位的積極配合和眾多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傳世工程一定能夠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