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司馬遷
一引子03
二野孩子到了京城04
三游歷了半個中國06
四做了郎中08
五父親*后的叮囑10
六參加救水災12
七正式寫書14
八入獄和受刑16
九完成了偉大的著作19
下篇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自序23
第一章司馬遷及其時代精神27
一偉大的時代27
二楚文化的勝利28
三齊學31
四異國情調和經濟勢力的膨脹37
五這個時代的象征人物——漢武帝38
六司馬遷在這一個時代中的意義42
七 司馬遷生年為建元六年辨44
第二章司馬遷的父親48
一 世傳的歷史家并天文家48
二司馬談的思想之淵源50
三批評精神和道家立場52
四司馬談與封禪55
五偉大的遺命57
六天才的培養(yǎng)59
第三章司馬遷和孔子61
一教育之效61
二司馬遷對孔子之崇拜62
三司馬遷在性格上與孔子之契合點及其距離67
四司馬遷對六藝之了解70
五司馬遷與《春秋》80
六司馬遷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的所在85
七司馬遷在心靈深處和孔子的真正共鳴92
第四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創(chuàng)作(上)——無限之象征94
一從耕牧到京師受學94
二東南和中原的大旅行96
三仕宦生活的開始——崆峒扈駕和奉使蜀滇101
四封禪與北地之游——“無限”之象征103
五負薪塞河106
六父職的繼續(xù)——司馬遷之活躍與積極107
七太初歷的訂定和著述110
第五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創(chuàng)作(中)——必然的悲劇114
一司馬遷的性格之本質114
二好奇與愛才116
三司馬遷與友情——司馬遷交游考120
四武帝時代之嚴刑峻法131
五李陵案的原委134
六兩個英雄的晚年144
第六章司馬遷之體驗與創(chuàng)作(下)——《史記》各篇著作先后之可能的推測150
一缺和補150
二《史記》中可能出自司馬談手筆者154
三《史記》中不易辨別為談著抑遷著者159
四司馬遷著述之根據與其創(chuàng)作時之情形160
五就著作時代上對司馬遷作品之劃分163
六結論和余論——兼論褚先生186
第七章司馬遷的精神寶藏之內容——浪漫的自然主義192
一司馬遷之識192
二司馬遷之學——百科全書式的人物196
三語言學的訓練——所謂古文197
四司馬遷之讀書198
五司馬遷與儒家201
六司馬遷之根本思想——道家202
七司馬遷和荀學211
八浪漫的自然主義213
九司馬遷的歷史哲學與歷史科學214
十司馬遷之政治觀223
十一司馬遷之民間精神228
十二《史記》一書的個性235
十三史官的傳統(tǒng)237
第八章司馬遷的風格之美學上的分析242
一司馬遷的散文風格之來源242
二《史記》書中的形式律則248
三建筑結構與韻律271
四句調之分析284
五司馬遷之語匯及其運用302
六司馬遷的風格之特征及其與古文運動之關系310
第九章文學史上之司馬遷316
一《史記》是中國的史詩316
二《史記》與中國后來的小說戲劇318
三司馬遷之文學批評321
四司馬遷之諷刺335
五總結——抒情詩人的司馬遷及其*后歸宿341
代跋:“因為他是抒情詩人,所以他的作品常新”343
偉大的歷史學家并文學家司馬遷和他的《史記》352
司馬遷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370
《司馬遷傳》之題記377
長之自訂年譜379
李長之傳略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