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與鐵》收錄了楊典39篇短篇小說,整體而言除了延續(xù)《惡魔師》《鵝籠記》的部分氣息外,本書的寫作傾向主要來自對生命流逝或愛的焦慮,以及探究什么才是文學“第一推動”的問題。 “戀人”通常指的是人性中的羅生門、棱鏡或移動的變壓器,這個概念是私人的、隱秘的,同時也是反抗的,是屬于大歷史的名詞。萬事皆有理可循,唯愛情(戀人及對戀人的幻想)可以毫無道理——無端的愛,先驗的愛,隱秘的愛,變態(tài)、畸戀、惡趣、絕望與毀滅的愛,乃至不分男女、不分動植物與時空異化的愛。在智力游戲與純敘事化小說甚囂塵上的時代,“愛”是個已腐爛的字。 《戀人與鐵》恰恰是為了能降解這種失敗與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