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發(fā)跡
一 邯鄲覓寶 奇貨可居
商海弄潮
人世間的某些規(guī)律不斷重現(xiàn)于歷史發(fā)展的長鏡頭之上,似乎有意向人們昭示著什么。
尋找目標
搞政治投機同搞商業(yè)投資一樣,不摸清行情怎么好下手?
拍板成交
《易經》“否”卦《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意思是說物極必反,倒霉的事到了頭必然向好的方面轉化。
二 咸陽密策 質子賣身
艷后憂思
歲月無情,無論多嬌艷的女子,使用任何“永駐青春”的方法,都不能阻止隨時光的流逝而變老。
深宮定計
潛藏于羋氏家族性格中的野心和絕不甘居人下的精神,一下被激發(fā)出來,華陽夫人決定接受呂不韋提出的方案。
子楚歸秦
一身楚地裝扮的異人果然討得了華陽夫人的歡心,順理成章地認下了這位“母親”,并改名“子楚”。
中篇 成功
一 籌措既成富貴斯取
相國擅權
自莊襄王繼位之后,秦國的大政實際就完全控制在丞相文信侯呂不韋手中,而莊襄王則成了呂不韋意志的傳聲筒。
“仲父”專政
十三歲的嬴政登上了王位,尊呂不韋為“仲父”。商人呂不韋經營的事業(yè),達到輝煌的頂點。
“得之以眾”
經濟實力是為商的前提,亦是治國的依憑。呂不韋深明此理。秦國的軍事、經濟、文化有了巨大進步。
二 “多財善賈長袖善舞”
人才西流
呂不韋是秦國歷史上第一位認識到“士”的重要作用,從而大規(guī)模招攬賓客、打開國門招才納賢的政治家。
雜花生樹
呂不韋和門下的三千賓客,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次有計劃、有組織的私人集體編書。
千金懸賞
在秦王政即將親政之前,呂不韋下令公布《呂氏春秋》,實際上是希圖秦王政按照他的思想和政治路線繼續(xù)走下去。
下篇 敗亡
一 驪山建冢 甘泉縱歡
嬴政之謎
秦始皇的獨斷專行、不信任臣下的性格和作風,絕非統(tǒng)一中國后才出現(xiàn)的,在步入青年時代的秦王政身上就已經形成。
秦陵悲歌
嬴政既沒有重視《呂氏春秋》中有關節(jié)葬、儉喪的倡議,也沒有對呂不韋的耳提面命做出絲毫反應。
深宮穢聞
呂不韋深知,自己和太后的骯臟關系,在宮中,甚至在秦國內外都已半公開化,只是瞞著幼稚的秦王而已。
二 蘄年兵敗魂歸北邙
呂、嫪之爭
嫪毐勢力蒸蒸日上,大有蓋過呂不韋之勢。這種政治形勢日益明顯,連山東六國也洞若觀火。
咸陽報警
加冠禮既已完成,嬴政再也不必受呂不韋約束了。他親政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指揮鎮(zhèn)壓嫪毐醞釀已久的叛亂。
游魂東歸
呂不韋的野心一天天明顯地暴露出來。城府甚深、諳熟謀略的秦王嬴政終于下決心斷然除掉這一禍根,管他是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附:呂不韋生平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