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石刻開鑿于晚唐(公元650年),興盛于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大佛灣摩崖造像是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近千多年來,由于水、風、日照等自然因素侵蝕和人為活動的擾動、破壞,大足石刻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水的侵蝕破壞對石刻危害區(qū)域、破壞作用嚴重。本書全面呈現(xiàn)了大佛灣地區(qū)地表及地下水的補給、徑流和排泄特征,對水害嚴重的重點區(qū)域查明水害的成因,提出科學合理的水害治理建議,為大佛灣石刻治水工程設計提供基礎資料和技術支持。本書適合文物保護管理者和文物保護工程專業(yè)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