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達爾文的進化論問世以來,西方科學研究的注意力就從單一的邏各斯主義視角轉向了百家爭鳴的多視角學術時代。正是在這種時代思想大潮的沖擊下,20世紀50年代后,翻譯研究也就從原來單一的“直譯”、“意譯”和“忠實”等概念轉向多視角、寬范圍的探索。語言學的理論取向、符號學的取向、交際理論的取向、后殖民理論取向、解構主義取向、文化取向等,理論之多,觀點各異,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不可否認,這一變化的優(yōu)點是擴寬了翻譯理論研究的范圍,使之從傳統(tǒng)的微觀翻譯研究轉向當前的宏觀翻譯研究,讓人們能夠從社會和政治這樣大的宏觀視野來看待和思考翻譯,而不再使其理論視野完全局限于以原文文本為中心的羅各斯主義范疇。面對這豐富多彩的局面,我們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認識到各種翻譯理論的優(yōu)點,同時也要注意到它們的不足。如果我們說翻譯是社會活動,容易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那么我們完全有理由說,翻譯研究也是一種社會活動,同樣也會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認識某一翻譯理論時,不可盲目跟風,喪失主體意識,丟掉自己的判斷力。我們可以大膽地說,翻譯研究不僅需要宏觀層面的探討,同樣也需要微觀視角的研究。而后者才是初學翻譯的人士應該*為關注的,因為它是翻譯研究的重要本體。正是出于這樣一種考慮,本文輯收錄涵蓋了不同層面的翻譯研究文章,既不排斥宏觀研究類的文章,又不輕視微觀視角的翻譯探討。這些文章盡管水平不均,檔次各異,但它們仍代表著荊楚大地熱愛翻譯人士的心得。登載它們說到底還是重在鼓勵和鞭策撰稿人,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表達心聲、展露才華的平臺,由此鋪墊出一條通向成功未來的光明大道。我們相信,這本文集作為一個小小的園地,必將能培養(yǎng)出爾后有益于民族翻譯事業(yè)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