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宇宙中的生命個體無論以何種生命形態(tài)存在,其生命的本質是一樣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當某種生命形態(tài)緣盡之后,會成為另一種生命形態(tài)的現世因果回報。一個生命個體形態(tài)就是如此輪回、永無終止地在宇宙中存在著。龜茲壁畫菱格畫中的本生故事就講述了這一生命現象的存在形式,這些故事都是以佛自身表現為種種不同的生命形態(tài),實踐著救護眾生的菩薩行來勸喻世人,各種生命形態(tài)在佛陀的世界中都可修行成佛。從而詮譯了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就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痛苦、煩惱,要想擺脫煩惱,真正的根源是棄惡從善,改邪歸正,在行為上皈依佛門,方能真正解脫。因此,在壁畫中就有佛在度化各種各樣的人或動物的場面,如:佛在度化惡牛、獼猴、蛤蟆、惡狗等等。說明了動物同人類一樣有著獨立的生命個體,在生命沒有得到開悟前,都處在時空之輪中互助共生,乃至共同修成菩薩行。因此,壁畫中不僅有許多不同的人們修得了菩薩果位的故事,同時也有許多動物也修得了正果成為動物菩薩的故事,這些畫面的情節(jié)是非常生動的。龜茲石窟壁畫中的本生故事就有許多關于佛陀為種種動物菩薩時而行的種種菩薩行。如猴王本生:象王本生;鹿王本生;白象王忍痛拔牙;九色鹿;散檀寧與壁友佛;金毛鋸陀獻皮;獼猴獻蜜;盲龜鉆木孔;鸚鵡救火等等。我曾出版過一本《克孜爾石窟壁畫故事精選》,書中講了許多這樣的故事,非常的精彩,也非常的感人。佛經中說佛陀具有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其中種種相好都是以動物的形象為特征的。比如說佛的手指問長有縵網,如克孜爾石窟188中的佛像就有這一現象,佛陀在修持了四攝法后攝持眾生而得到了此瑞相;又象征佛陀已經遠離了煩惱惡業(yè),達到無為的境界。佛陀手指間的網縵能出沒自如,不張不現。又說佛陀的股骨如鹿王般纖圓,是因為佛陀以往在聽法時非常專心,并且能認真宣讀講法,因而得此瑞相,代表著一切惡行也已消滅。又說佛陀的上半身在坐臥時威武莊嚴猶如獅子王,這是因為他在平時的行為中教人善行仁和、謙虛、遠離傲慢而得到的高貴、滿足的瑞相。又說佛陀說法時聲音如世中妙鳥迦陵頻伽的聲音,清凈響徹,是因為佛陀說真話、美語并制守一切惡言所得。說佛陀的眼睫毛整齊而不雜亂如牛王相,是因為佛陀觀一切眾生如父母憐憫自己的孩子一般??傊?,種種特征都在說明佛陀是個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