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是一部以明朝才子解縉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長篇歷史小說。解縉(1369-1415年),字大紳、縉坤,號春雨、息易,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學家。解縉自幼穎悟絕人,五歲能誦,七歲能詩,被稱為神童。他的文章雅勁奇古。詩豪宕豐贍,書法小楷精絕。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本書全面解讀了解縉跌宕起伏又充滿傳奇的一生,塑造了一個忠君愛國、護民安邦的才子官員形象。在他為官二十五年里,為社稷道義忠心耿耿,弘揚正氣,同情弱小,身為文官卻頗具俠義柔腸,后官至右春坊大學士。小說本著“大處不虛,小處不拘”的創(chuàng)作手法,從文學的角度剖析了這位中國封建社會不可多見的才子官員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