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大礦山》以1924年至1949年間中國共產黨湖南第一礦山支部在湖南錫礦山的革命斗爭為主要內容,描寫了蕭懷玉、鄒海全等共產黨人在大礦山組建平民學校,開設礦工工會,召集廣大工人加入工人糾察隊,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進步思想,團結大礦山的父老鄉(xiāng)親和龍虎山等各方勢力,壯大革命隊伍,組織工人運動打倒反動派,為革命勝利而奮力斗爭的英勇故事。作品以白描的寫作手法,對特定歷史條件下發(fā)生的故事及其影響進行描述,在還原錫礦山飛水巖、長龍界、陶塘老街的血雨腥風和繁華景象的同時,立體刻畫主題人物,多維塑造典型形象,以突出蕭懷玉、鄒海全等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大形象為宗旨,在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撼人心魄的情節(jié)中,展示中國共產黨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革命意志和錫礦山人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敢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來詮釋共產黨人的使命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