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交通運輸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

定 價:¥240.00

作 者: 丁叁叁 著
出版社: 上??茖W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磁浮交通基礎理論與先進技術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7854457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頁數(shù): 24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高速磁浮是世界軌道交通領域一大“制高點”,是全球交通科技競爭的戰(zhàn)略要地?!稌r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依托“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系統(tǒng)梳理了“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全面介紹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設計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的頂層設計方法和系統(tǒng)集成、車輛、牽引供電、運控通信、線路軌道等成套工程化技術,同時還對全新搭建的研發(fā)、制造、試驗平臺情況做了說明,是一部集理論基礎、核心技術、集成設計方法于一體的學術專著。本書總結(jié)的超大型復雜系統(tǒng)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和心得,對從事高速磁浮研發(fā)、設計、運營維護的學者、專家、技術人員等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和借鑒價值,對中國高速磁浮技術發(fā)展、設計、試驗、評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丁叁叁,中國中車首席科學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國家高速動車組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高速列車系統(tǒng)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長期以來負責高速動車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城際動車組、城軌及客車車輛的設計研發(fā)工作,在軌道車輛系統(tǒng)集成技術、車體強度、列車碰撞被動安全、列車空氣動力學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主持承擔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10余項重大科研項目,授權發(fā)明專利14項。獲茅以升鐵道工程師獎、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中車首屆“美中車人”等。在中國高鐵發(fā)展史上,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從碳纖維地鐵到高速磁浮,他是高速動車組技術專家和技術帶頭人,更是前沿技術的領軍者。

圖書目錄

第1章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概論1
1.1磁浮交通基本原理3
1.1.1常導電磁懸浮3
1.1.2超導電動懸浮4
1.1.3永磁電動懸浮5
1.1.4超導釘扎懸浮5
1.2高速磁浮交通的發(fā)展歷程6
1.2.1常導電磁磁浮技術6
1.2.2超導電動磁浮技術12
1.2.3超導釘扎磁浮技術17
1.2.4永磁電動磁浮技術18
1.2.5真空管道磁浮技術19
1.2.6中國磁浮交通發(fā)展19
1.3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技術特點26
第2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頂層設計31
2.1概述33
2.2技術定位33
2.3技術路線36
2.4限界分析38
2.5速度目標39
2.6運輸能力41
2.6.1小追蹤列車間隔時間41
2.6.2通過能力47
2.6.3列車編組48
2.6.4輸送能力50
2.7系統(tǒng)能耗50
2.7.1能耗路徑50
2.7.2牽引功率51
2.7.3牽引損耗52
2.7.4系統(tǒng)效率53
2.8安全可靠53
2.8.1RAMS要求53
2.8.2結(jié)構可靠性54
2.8.3制動安全55
2.8.4控制安全56
2.8.5災害安全57
2.9環(huán)保性能57
2.9.1土地占用57
2.9.2電磁輻射58
2.9.3噪聲輻射59
2.10綜合舒適性63
2.10.1車內(nèi)噪聲63
2.10.2振動舒適度評定64
2.10.3客室環(huán)境67
2.11耐候性68
2.12總體技術指標70
第3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統(tǒng)集成73
3.1概述75
3.2高速磁浮交通系統(tǒng)構成76
3.2.1線路軌道系統(tǒng)76
3.2.2車輛系統(tǒng)78
3.2.3牽引供電系統(tǒng)79
3.2.4運控通信系統(tǒng)80
3.3運行機制82
3.4接口關系83
3.4.1車輛與線路83
3.4.2車輛與牽引供電86
3.4.3車輛與運控87
3.5關鍵問題92
3.5.1大系統(tǒng)耦合模型92
3.5.2氣動設計94
3.5.3車軌耦合102
3.5.4高速協(xié)同104
3.5.5高速牽引105
3.5.6噪聲控制106
3.5.7電磁兼容119
3.5.8PHM與智能運維121
3.5.9防雷接地121
3.5.10隧道運行122
3.5.11救援逃生123
第4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車輛系統(tǒng)127
4.1概述129
4.2車輛系統(tǒng)關鍵技術129
4.3車輛總體131
4.3.1車輛構成簡介131
4.3.2氣動方案132
4.3.3平斷面設計133
4.3.4設備布置136
4.3.5人因工程137
4.3.6噪聲管理139
4.3.7電磁兼容146
4.4車體154
4.4.1車體簡介154
4.4.2車體技術分析155
4.4.3車體方案157
4.4.4夾層結(jié)構159
4.4.5設計驗證159
4.5懸浮導向系統(tǒng)與走行系統(tǒng)161
4.5.1系統(tǒng)簡介161
4.5.2技術分析163
4.5.3懸浮架188
4.5.4懸浮導向系統(tǒng)199
4.5.5設計驗證221
4.6制動系統(tǒng)223
4.6.1制動系統(tǒng)簡介223
4.6.2工作原理223
4.6.3技術分析224
4.6.4制動系統(tǒng)方案227
4.6.5設計驗證231
4.7測速定位系統(tǒng)232
4.7.1測速定位系統(tǒng)簡介232
4.7.2系統(tǒng)原理233
4.7.3技術分析235
4.7.4技術方案241
4.8車載供電系統(tǒng)243
4.8.1車載供電系統(tǒng)簡介243
4.8.2工作原理243
4.8.3技術分析244
4.8.4技術方案244
4.8.5設計驗證245
4.9車載控制及診斷網(wǎng)247
4.9.1系統(tǒng)簡介247
4.9.2技術分析248
4.9.3技術方案248
4.9.4系統(tǒng)驗證251
4.10空調(diào)系統(tǒng)253
4.10.1系統(tǒng)組成與布置253
4.10.2系統(tǒng)主要部件254
4.10.3系統(tǒng)控制與運行257
4.10.4設計驗證259
第5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牽引供電系統(tǒng)261
5.1概述263
5.2系統(tǒng)架構263
5.2.1牽引供電架構263
5.2.2牽引控制架構266
5.3驅(qū)動原理268
5.3.1直線電機驅(qū)動268
5.3.2同步電機調(diào)速原理269
5.3.3控制功能及特點270
5.3.4差異性分析271
5.4關鍵技術272
5.4.1牽引懸浮解耦272
5.4.2牽引能力273
5.4.3變流器控制274
5.4.4脈寬調(diào)制276
5.4.5控制架構276
5.5高速磁浮供電系統(tǒng)方案277
5.5.1系統(tǒng)功能277
5.5.2系統(tǒng)組成279
5.5.3系統(tǒng)布置283
5.5.4設計驗證284
5.6高速磁浮牽引系統(tǒng)方案285
5.6.1系統(tǒng)功能285
5.6.2系統(tǒng)組成287
5.6.3設備布置296
5.6.4系統(tǒng)接口298
5.6.5設計驗證303
第6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運行控制及通信系統(tǒng)305
6.1概述307
6.2運行控制及通信系統(tǒng)關鍵技術分析307
6.3運行控制及通信系統(tǒng)架構307
6.3.1運行控制系統(tǒng)架構設計及組成308
6.3.2通信系統(tǒng)架構設計及組成313
6.4運行控制系統(tǒng)方案315
6.4.1功能實現(xiàn)316
6.4.2技術執(zhí)行320
6.4.3全局全過程安全防護321
6.4.4安全平臺及設計323
6.4.5測試驗證方法325
6.5車地無線通信系統(tǒng)方案326
6.5.1系統(tǒng)組成327
6.5.2技術執(zhí)行328
6.5.3數(shù)據(jù)傳輸流程332
6.5.4系統(tǒng)驗證方法334
第7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線路軌道系統(tǒng)337
7.1概述339
7.2結(jié)構特點340
7.2.1線路特點340
7.2.2軌道結(jié)構特點341
7.3關鍵技術問題342
7.3.1線型設計342
7.3.2線路不平順344
7.3.3剛度模態(tài)匹配345
7.3.4精度控制347
7.3.5變形控制349
7.3.6線路檢測350
7.4系統(tǒng)技術方案351
7.4.1系統(tǒng)集成352
7.4.2線型設計353
7.4.3軌道梁358
7.4.4軌道板362
7.4.5功能件及附件362
7.4.6下部結(jié)構365
7.4.7轉(zhuǎn)線設備365
7.4.8隧道研究370
7.4.9站場與維修372
7.4.10設計驗證375
第8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運行與維護管理377
8.1概述379
8.2運行與維護管理體系379
8.2.1管理系統(tǒng)379
8.2.2管理機構381
8.3運行與駕駛模式382
8.3.1系統(tǒng)運行模式382
8.3.2列車運行模式384
8.3.3列車駕駛模式384
8.4運行管理方式384
8.4.1運行準備384
8.4.2正常運行386
8.4.3降級運行387
8.4.4維護運行388
8.4.5結(jié)束運行389
8.4.6故障處理390
8.4.7應急處理390
8.4.8救援390
8.5維護管理方式391
8.5.1維護管理要素391
8.5.2維護管理策略391
8.5.3維護管理流程393
8.6培訓平臺394
第9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PHM與智能運維系統(tǒng)395
9.1概述397
9.2PHM系統(tǒng)397
9.2.1車載PHM系統(tǒng)398
9.2.2線路軌道系統(tǒng)PHM399
9.2.3牽引供電系統(tǒng)PHM400
9.2.4運控通信系統(tǒng)PHM401
9.2.5環(huán)境災害報警系統(tǒng) 402
9.2.6遠程傳輸系統(tǒng)402
9.2.7地面PHM系統(tǒng)402
9.3智能運維系統(tǒng)402
9.3.1數(shù)字孿生技術403
9.3.2遠程協(xié)同可視化服務405
9.3.3一體化智能維護決策管理407
9.3.4配件一體化管理407
第10章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統(tǒng)研發(fā)平臺411
10.1概述413
10.2仿真平臺413
10.2.1懸浮導向系統(tǒng)仿真平臺413
10.2.2復雜電磁場仿真平臺416
10.2.3流固耦合仿真平臺417
10.2.4車軌耦合仿真平臺418
10.2.5運控通信仿真平臺419
10.2.6牽引系統(tǒng)仿真平臺420
10.2.7線路系統(tǒng)仿真平臺 422
10.3試驗平臺425
10.3.1懸浮導向控制系統(tǒng)集成試驗臺425
10.3.2車載電網(wǎng)系統(tǒng)試驗臺428
10.3.3整車走行系統(tǒng)振動試驗臺430
10.3.4運控通信系統(tǒng)試驗臺432
10.3.5牽引供電系統(tǒng)半實物仿真試驗臺433
10.3.6綜合模擬運行與電子仿真試驗臺434
10.3.7調(diào)試線路試驗平臺438
10.4試制平臺442
第11章高速磁浮交通技術發(fā)展與展望445
11.1中國高速磁浮交通技術未來發(fā)展路徑447
11.2不同制式磁浮交通工具448
11.2.1超導磁浮448
11.2.2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浮449
11.3展望451
參考文獻45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