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各行業(yè)經濟基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土地利益協(xié)調機制研究

基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土地利益協(xié)調機制研究

基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土地利益協(xié)調機制研究

定 價:¥66.00

作 者: 蓋凱程 著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青年論叢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1822564 出版時間: 2021-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7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農村集體經營性用地入市為切入點,立足于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市場的壟斷、分割與整合,分別從不同土地非農化利益分配機制的比較、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對既有土地利益格局的作用機制以及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風險與防范入手,致力于探討構建城鄉(xiāng)一體建設用地市場運行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利益共容機制。

作者簡介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四川天府萬人計劃入選者。兼任西南財大馬經院常務副院長、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財經院?!顿Y本論》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馬經史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社科聯(lián)理事等。參與或主持中央馬工程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四川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大項目及其他課題共20余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濟學動態(tài)》等刊物公開發(fā)表論文40余篇。公開出版專著、研究報告等多部。成果曾獲教育部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言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思路和內容
1.4 基本觀點
1.5 研究方法
1.6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問題的提出
2.2 數(shù)據(jù)來源與研究方法
2.3 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研究:一個文獻統(tǒng)計分析
2.4 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研究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
2.5 結論
第3章 理論基礎和分析框架
3.1 馬克思所有制思想與財產權理論
3.2 財產權理論的現(xiàn)代發(fā)展:西方產權理論
3.3 分析框架
第4章 中國城鄉(xiāng)土地制度變遷與政策演進:歷史維度
4.1 中國土地制度體系:一個基本框架
4.2 中國土地權利制度的演進:基于城鄉(xiāng)土地產權的雙重視角
4.3 中國土地管理制度的演進:“三塊地”的視閾
4.4 結論
第5章 傳統(tǒng)農地非農化利益分配機制:地方政府對剩余權利的獲取
5.1 分割:傳統(tǒng)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市場體系的結構性特征
5.2 壟斷: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市場化進程中的典型化特征
5.3 傳統(tǒng)農地非農化核心利益機制:地方政府掌握了對農地非農化進程中土地“實際剩余控制權”
5.4 空間漂移交易市場利益機制的核心特質:地方政府對剩余權利的獲取
5.5 結論
第6章 地非農化制度變遷:剩余控制權轉移與利益關系重構
6.1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動力機制:制度變遷的視角
6.2 農地非農化制度變遷的核心邏輯:“剩余控制權”的轉移
6.3 農地非農化制度變遷深層邏輯釋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
6.4 農地非農化制度變遷的目標指向:收益分配體系的重構
6.5 結論
第7章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風險:宏觀·中觀·微觀
7.1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風險:一個分析框架
7.2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宏觀風險
7.3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中觀風險
7.4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微觀風險
7.5 結論
第8章 中國城鄉(xiāng)土地利益格序重構:制度·體制·機制
8.1 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重構
8.2 由割裂到整合:構建城鄉(xiāng)一體建設用地市場體制
8.3 農地非農化土地利益協(xié)調機制:宏觀·中觀·微觀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