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古代域外普賢信仰研究

古代域外普賢信仰研究

古代域外普賢信仰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王宏濤 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73200655 出版時間: 2021-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7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佛教文化的專題研究,研究對象以古代域外普賢信仰為主,涉及普賢信仰研究的意義、現(xiàn)狀、思路、起源、發(fā)展演變、基本特征等方面。本書在普賢信仰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努力對一些問題進一步探究,從不同的視角和關注點來審視域外普賢信仰的重要問題。

作者簡介

  王宏濤,男,西北大學博士,任職于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宗教與文化。著有《西安佛教寺廟》,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圖書目錄

章  古代域外普賢信仰的起源 
節(jié)  學術界關于普賢信仰起源的幾種觀點 
一、佛教和印度教神祇混合說 
二、普賢菩薩代表“如來藏”說 
三、“雅利安人理想化的故土”與“某有地位的在家居士”混合說 
第二節(jié)   本文所持的觀點 
一、普賢菩薩的起源 
二、普賢菩薩產(chǎn)生原因的綜合分析 
第二章 古代域外普賢信仰之發(fā)展 
節(jié) 普賢如來在《大集經(jīng)》中的本體化傾向 
第二節(jié) 《悲華經(jīng)》中普賢菩薩身世、特點的明晰化 
一、《悲華經(jīng)》對普賢菩薩身世的說明 
二、普賢菩薩特點的明晰 
第三節(jié) 《生經(jīng)》中普賢菩薩與普賢如來的合流 
第三章  法華系統(tǒng)崇尚的普賢菩薩 
節(jié) 《法華經(jīng)》兩個譯本中普賢菩薩的形象、地位的對比 
一、《正法華經(jīng)》中的普賢菩薩 
二、《妙法蓮花經(jīng)》中的普賢菩薩 
第二節(jié)《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里普賢菩薩成為了進入真如界的導師 
一、《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里的“普賢行” 
二、《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對普賢菩薩的提升 
第三節(jié)《法華經(jīng)》與《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里普賢菩薩形象的比較 
一、《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里普賢菩薩的特點 
二、《法華經(jīng)》與《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中普賢菩薩形象的比較 
第四節(jié) 普賢菩薩與帝釋天的融合 
一、帝釋天的淵源與特點 
二、普賢菩薩與帝釋天的融合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普賢菩薩與“如來藏”的結合 
節(jié) “如來藏”的由來 
一、“如來藏”的基本思想 
二、“如來藏”的淵源 
第二節(jié) “如來藏”與“法身”、“法界” 
一、“法身”涵義的演變 
二、“法界”涵義的演變 
第三節(jié)  普賢菩薩與“如來藏” 
一、普賢菩薩與“如來藏”的結合 
二、普賢菩薩與“如來藏”結合的意義 
第五章 鼎盛之普賢:華嚴本尊 
節(jié)  華嚴經(jīng)的形成地點 
一、諸家之說法 
二、本文之觀點 
第二節(jié)  華嚴類單品經(jīng)中的普賢菩薩的地位不斷上升 
一、《兜沙經(jīng)》、《本業(yè)經(jīng)》等單品經(jīng)中普賢菩薩沒有出現(xiàn) 
二、《興顯經(jīng)》中普賢菩薩地位超過諸佛 
三、其他華嚴單品經(jīng)中普賢菩薩的地位不斷上升 
第三節(jié)  鼎盛之普賢:華嚴本尊地位之確立 
一、《華嚴經(jīng)》的“序論”部分 
二、行法部分 
三、等覺階段 
四、普賢地階段 
第四節(jié) 《八十華嚴經(jīng)》對普賢菩薩的繼續(xù)提升 
一、序論新增部分對普賢菩薩的提升 
二、其他新增部分對普賢菩薩的提升 
第五節(jié) 《四十華嚴》、《普賢菩薩行愿贊》中普賢信仰與彌陀信仰的圓融 
一、《普賢行愿品》的來歷 
二、普賢信仰與彌陀信仰的融合 
第六節(jié) “普賢行”的目標及行法 
一、“普賢行”即“普賢菩薩之行”,是含攝一切佛教行法的圓滿之行 
二、“普賢行”的修行目標 
三、修行層面的“普賢行” 
第七節(jié)  《華嚴經(jīng)》里的普賢哲學 
一、《華嚴經(jīng)》中有關普賢的若干哲學概念 
二、《華嚴經(jīng)》中普賢哲學的內(nèi)涵 
三、《華嚴經(jīng)》中普賢哲學的來源 
四、《華嚴經(jīng)》中普賢哲學對般若思想的汲取與發(fā)展 
第八節(jié) 《華嚴經(jīng)》中普賢菩薩與其它神祇的關系 
一、普賢菩薩與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的關系 
二、《華嚴經(jīng)》中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的關系 
三、《華嚴經(jīng)》中普賢菩薩與觀音菩薩的關系 
四、《華嚴經(jīng)》中普賢與彌勒的關系 
第九節(jié) 《華嚴經(jīng)》中普賢菩薩的特點與普賢法門的新氣象 
一、《華嚴經(jīng)》中普賢菩薩的特點 
二、《華嚴經(jīng)》中普賢法門的新氣象 
第十節(jié) 《華嚴經(jīng)》中普賢菩薩的功能及其形象 
一、《華嚴經(jīng)》中普賢菩薩的主要功能 
二、《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中普賢形象之比較 
第六章   密教中普賢菩薩的變異 
節(jié) 密教與密教思想 
一、密教的基本思想 
二、密教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早期密教中的普賢菩薩 
一、早期密教中普賢菩薩地位不及觀音、彌勒 
二、早期密教的后期階段普賢菩薩地位的上升 
第三節(jié)  胎藏密法中的普賢菩薩及普賢儀軌 
一、 普賢菩薩在《大日經(jīng)》中與金剛手并列,為諸菩薩之代表 
二、胎藏密法儀軌中普賢菩薩的角色 
三、法華曼荼羅中的普賢菩薩 
第四節(jié)  金剛密法中的普賢菩薩及普賢儀軌 
一、《金剛頂經(jīng)》中普賢菩薩與金剛手合一 
二、金剛密法中的普賢儀軌 
三、普賢延命儀軌 
第五節(jié)  輪王密法中的普賢菩薩與普賢儀軌 
一、輪王密法簡介 
二、普賢菩薩在輪王密法中的地位 
第六節(jié)  普賢與金剛薩埵 
一、《大日經(jīng)》中“金剛薩埵”為“金剛勇猛”之意 
二、金剛薩埵在金剛密法中與金剛手合一 
三、金剛薩埵的起源 
第七節(jié)  普賢菩薩與密教神祇的復雜關系 
一、密教中普賢菩薩與毗盧遮那如來的關系 
二、密教中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的關系 
三、密教中普賢菩薩與其它神祇的關系 
第八節(jié)  密教里的普賢哲學 
一、密教中關于普賢的若干哲學概念 
二、密教中的普賢哲學的主要內(nèi)容 
第九節(jié)  密教中普賢菩薩形象之變異 
一、按照身色分類的普賢形象 
二、其他的密教普賢形象 
第十節(jié)   密教中普賢菩薩的功能 
一、密教中普賢菩薩的一般性功能 
二、密教中普賢菩薩典型的“延命”功能 
第七章  古代域外普賢信仰的基本特征 
節(jié)  古代域外普賢信仰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古代域外普賢信仰與中國化之普賢信仰之比較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