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旅游旅游理論/旅游實務旅游擴散效應研究

旅游擴散效應研究

旅游擴散效應研究

定 價:¥68.00

作 者: 吳信值 著
出版社: 中國旅游出版社
叢編項: 云嶺旅游經濟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3266447 出版時間: 2021-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5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全域旅游發(fā)展背景,從國內部分地區(qū)所出現(xiàn)的“旅游孤島”或“旅游飛地”問題入手,通過綜合運用比較分析、空間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在構建旅游增長極理論框架基礎上,對旅游擴散效應的內涵特征、形成機制與演化過程進行深入探討。在理論分析基礎上,以云南省麗江市作為案例地,對旅游擴散效應測度進行實證分析,最后從增強擴散動力、營造擴散環(huán)境、形成擴散接力、構建擴散網絡等方面提出增強旅游擴散效應的若干建議。本書可供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政府部門、旅游企業(yè)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田里(1961-),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旅游管理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全國旅游管理專業(yè)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云南省旅游專家委員會主任。研究方向為旅游經濟。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一、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與文獻評析
(一)旅游增長極研究現(xiàn)狀
(二)旅游擴散效應相關研究現(xiàn)狀
(三)文獻評析
三、研究基礎與選點依據(jù)
(一)研究基礎
(二)選點依據(jù)
(三)資料來源
四、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方法
五、技術路線與內容框架
(一)技術路線
(二)內容框架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概念界定
一、理論基礎
(一)增長極理論
(二)主導產業(yè)及其擴散理論
(三)核心-邊緣理論
(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論
二、概念界定
(一)增長極
(二)主導產業(yè)
(三)擴散效應
第三章 旅游增長極基本理論探析
一、旅游增長極的含義
(一)旅游增長極概念界定
(二)旅游增長極的基本特征
(三)旅游增長極的主要類型
二、旅游增長極的形成
(一)形成條件
(二)形成過程
三、旅游增長極的選擇與培育
(一)旅游增長極的選擇
(二)旅游增長極的培育
四、旅游增長極的極化與擴散效應
第四章 旅游擴散效應內涵解析
一、旅游擴散效應內涵
(一)擴散源
(二)擴散要素
(三)擴散強度
(四)擴散模式
(五)擴散媒介
(六)擴散方向
(七)擴散效果
二、旅游擴散效應的表現(xiàn)形式
(一)旅游功能擴散的表現(xiàn)
(二)旅游空間擴散的表現(xiàn)
三、旅游擴散效應的主要特征
(一)功能擴散和空間擴散的差異性與統(tǒng)一性
(二)時間上的動態(tài)性與非線性
(三)空間上的鄰近性、漸進性與跳躍性
第五章 旅游擴散效應形成與演化
一、旅游擴散效應的形成條件
(一)擴散源自身條件
(二)擴散接受者條件
二、旅游擴散效應的形成機制
(一)功能擴散效應的形成機制
(二)空間擴散效應的形成機制
三、旅游擴散效應的演化過程
(一)功能擴散效應的演化過程
(二)空間擴散效應的演化過程
第六章 旅游擴散效應量化分析
一、旅游擴散效應的測度方法
(一)旅游功能擴散效應的測度方法
(二)旅游空間擴散效應的測度方法
二、麗江市旅游增長極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麗江市基本概況
(二)麗江市旅游發(fā)展概況
(三)“古城-雪山”旅游增長極的形成與發(fā)展
三、麗江市旅游增長極擴散效應的量化分析
(一)麗江市旅游增長極功能擴散效應的量化分析
(二)麗江市旅游增長極空間擴散效應的量化分析
第七章 增強旅游擴散效應的路徑選擇
一、增強旅游增長極的擴散動力
(一)培育旅游市場主體,提升整體實力
(二)加強旅游產品創(chuàng)新,推進功能擴散
(三)優(yōu)化旅游線路設計,推進空間擴散
二、營造旅游增長極的擴散環(huán)境
(一)通過旅游規(guī)劃優(yōu)化旅游空間布局
(二)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旅游環(huán)境
(三)通過宣傳推介促進旅游全面發(fā)展
三、形成旅游增長極的擴散接力
(一)選擇新的旅游增長極
(二)培育新的旅游增長極
(三)構建旅游增長極體系
四、構建旅游增長極的擴散網絡
(一)轄區(qū)內區(qū)域旅游合作
(二)滇西北區(qū)域旅游合作
(三)滇川藏區(qū)域旅游合作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一)旅游增長極是一種具有特殊形態(tài)的增長極
(二)旅游增長極同時存在極化與擴散兩大效應
(三)旅游擴散效應表現(xiàn)為功能擴散與空間擴散
(四)旅游功能擴散與空間擴散存在顯著差異性
(五)麗江市旅游增長極功能擴散強空間擴散弱
(六)增強旅游擴散效應需發(fā)揮市場與政府作用
二、主要創(chuàng)新
(一)理論創(chuàng)新
(二)方法應用創(chuàng)新
三、未來展望
(一)不同地區(qū)旅游擴散效應的比較研究
(二)不同類型旅游擴散效應的比較研究
(三)旅游擴散效應的測度方法研究
附錄
附錄1 1998-2016年云南省CPI指數(shù)累計值(平減指數(shù))
附錄2 2005-2015年云南省CPI指數(shù)累計值(平減指數(shù))
附錄3 2003-2016年云南省CPI指數(shù)累計值(平減指數(shù))
附錄4 2005-2015年古城區(qū)和玉龍縣旅游總收入及12個行業(yè)增加值(當年價)
附錄5 2005-2015年古城區(qū)和玉龍縣旅游總收入及12個行業(yè)增加值平減處理結果
附錄6 2005-2015年古城區(qū)和玉龍縣旅游總收入及12個行業(yè)增加值初值化處理結果
附錄7 參照宇列和比較序列的絕對值差
附錄8 麗江市旅游增長極與古城區(qū)和玉龍縣12個行業(yè)的關聯(lián)系數(shù)
附錄9 麗江市旅游增長極與古城區(qū)和玉龍縣12個行業(yè)的灰色關聯(lián)度
附錄10 古城區(qū)和玉龍縣三星級以上酒店名錄(國家標準)
附錄11 古城區(qū)和玉龍縣三星級以上特色民居客棧名錄(云南省地方標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