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人本思想與歷史認識
二、為什么是公元4-16世紀
第一章 人本史觀在史學中主導地位的逐步確立
一、兩晉時期:“人的發(fā)現”與神學目的論史觀的突破
二、中唐到兩宋:從神性之天到應然之理
三、明代中晚期:天理的突破與自然人性的肯定
第二章 歷史運動及其趨勢、動力等認識的不斷深入
一、進步還是倒退?兩種對立的歷史觀
二、倒退史觀與循環(huán)史觀的辯證分析
三、歷史運動的動力何在
第三章 歷史的道德,抑或道德的歷史
一、歷史的必然與應然
二、4-16世紀有關歷史悖論討論的展開
三、“正統(tǒng)”之爭與“王霸義利之辨”
第四章 對社會結構的認識與對歷史演進的理解
一、中國史家社會結構認識溯源
二、4-15世紀中國史家對社會結構的認識與史學撰述
三、15-16世紀中國史家社會結構的前近代色彩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