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經濟學理論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發(fā)展路徑分析

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發(fā)展路徑分析

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發(fā)展路徑分析

定 價:¥58.00

作 者: 楊海濤 著
出版社: 企業(yè)管理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423769 出版時間: 2021-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07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問題導向”的研究思路,主要內容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回顧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勞動關系狀況,提出通過推動各種勞動者集體組織發(fā)展來協調勞動關系;第二部分是本書重點,深入討論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三種典型樣本,以便探求各種類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個性和共性;第三部分嘗試描述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發(fā)展的未來圖景。本書內容為跨學科研究,涉及政治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諸多學科。因此,本書在主要采用政治經濟學的專業(yè)術語和分析邏輯基礎上,力求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工具和研究方法,以探求協調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和解決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發(fā)展難題的“實踐智慧”。

作者簡介

  楊海濤經濟學博士,現為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1998年畢業(yè)于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獲“投資經濟專業(yè)”和“經濟法專業(yè)”雙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yè)于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獲“西方經濟學專業(yè)”碩士學位;同年師從著名經濟學家胡代光教授,2005年于西南財經大學獲“政治經濟學專業(yè)”博士學位。 2001年至今任教于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2005年10月—2006年9月,以“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德國進行訪問學習。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擔任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主持兩項國家社科基金。著作有《西部民營組織發(fā)展的路徑選擇——基于“組織空間假說”的解讀》《轉型期中國農村信用社發(fā)展路徑研究》《體制轉型背景下的中國民間公共組織發(fā)展——公共物品的第三種供給主體研究》等,在《改革》《社會科學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40多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近代以來中國勞動關系演變的歷史和現實
第一節(jié)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勞動關系演變歷程
一、近代以來全球勞動關系的演變過程
二、近代以來中國勞動關系的演變過程
三、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與現代中國勞動關系演變
第二節(jié)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的主要特征
一、基于橫截面視角的靜態(tài)特征
二、基于縱向視角的動態(tài)特征
第三節(jié) 關于“勞動關系”命題的拓展理解
一、拓展理解之一:勞動關系矛盾的不可避免性
二、拓展理解之二:由破壞性到建設性
三、拓展理解之三:勞動關系矛盾的演化特征

第二章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的現實困境和協調方案
第一節(jié)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矛盾的直接原因
一、工資收入
二、勞動時間
三、勞動條件
第二節(jié)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矛盾的深層次原因
一、勞動者
二、雇主力量
三、政府力量
第三節(jié) 協調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的各種現有方案
一、政府視角:直接干預行動
二、勞動者視角:集體合同機制
三、企業(yè)視角:人力資源管理
四、勞動市場視角:市場與政府的關系
第四節(jié) 協調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的思路探索:勞動者集體組織
一、關于勞動者集體組織的重要研究命題
二、三種重要類型的勞動者集體組織

第三章 行政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重要樣本:國有企業(yè)工會
第一節(jié) 國有企業(yè)工會的功能演變和組織變遷
一、第一時期: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初創(chuàng)時期(1949—1977 年)
二、第二時期: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時期(1978—2011 年)
三、第三時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2012 年至今)
第二節(jié) 國有企業(yè)工會發(fā)展的現實困境
一、代表誰的權益:信任危機
二、代表什么權益:組織目標的模糊化
三、如何代表權益:組織手段的殘缺化
第三節(jié) 國有企業(yè)工會發(fā)展路徑的政治經濟學解釋
一、勞動關系的社會經濟基礎
二、轉型期中國勞動關系的影響因素
三、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勞動者權利實現路徑

第四章 地緣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重要樣本:農民工組織
第一節(jié) 農民工組織響應的社會需求
一、中國農民工群體的發(fā)展進程
二、轉型期中國農民工群體的權利實現途徑和組織需求
第二節(jié) 關于農民工組織的社會學解釋
一、勞動者個體意愿與集體行動能力
二、農民工組織的生成機制和動員機制
第五章 行業(yè)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重要樣本:律師協會
第一節(jié) 中國律師制度和律師協會的歷史演進
一、律師制度的產生和發(fā)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律師制度
三、轉型期中國律師管理體制改革和律師協會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關于律師協會的博弈分析之一:普通律師之間的博弈關系
一、普通律師是否愿意加入律師協會
二、普通律師是否愿意積極參與律師協會活動
三、延伸思考
第三節(jié) 關于律師協會的博弈分析之二:普通律師與律師事務所之間的博弈關系
一、律師協會的內部組織結構
二、普通律師與律師事務所之間的博弈關系
三、律師協會的維權條件
第六章 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發(fā)展路徑的解釋框架
第一節(jié) 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生成機制
一、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生成機制之一:效率機制
二、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生成機制之二:合法性機制
三、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生成機制之三:社會網絡機制
四、三種生成機制的比較
第二節(jié) 轉型期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持續(xù)發(fā)展機制
一、組織服務對象:社會合理性與行政合法性
二、組織結構: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
三、集體組織行動能力:權力與能力
第三節(jié)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的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未來發(fā)展方向
一、黨的十九大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發(fā)展格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中國勞動者集體組織的未來發(fā)展方向:多元勞動者的自由聯合
參考文獻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