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倫理學與心理學
第一章 倫理學與心理學的親緣性
一、靈魂的原初概念
二、靈魂的古典意義
三、從靈魂到心靈
第二章 道德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一、道德要求與道德理由
二、理由與原因
三、理由與意圖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主義的進路
一、道德理由的激發(fā)性與規(guī)范性
二、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兩重基礎
三、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心理議題
第二部分 理性、欲望與知覺
第四章 實踐理性與實踐智慧
一、實踐智慧的特征
二、實踐智慧的環(huán)節(jié)
三、實踐智慧的運用
第五章 欲望與實踐智慧
一、欲望的種類
二、欲望的性質
三、欲望的位置
第六章 知覺與實踐智慧
一、知覺與感覺
二、知覺與慎思
三、知覺與直覺
第三部分 情感、移情與意圖
第七章 情感的內涵與生成
一、情感與感覺
二、情感與認知
三、情感與美德
第八章 移情的特征與可能
一、移情的表現(xiàn)
二、移情的基礎
三、移情的功能
第九章 意圖的所指與所托
一、意圖與意向
二、意圖與意愿
三、意圖與意志
第四部分 困難、挑戰(zhàn)與辯護
第十章 實踐智慧的困境
一、工具理性的瑕疵與行動指南的缺席
二、目的—手段的復雜關系
三、美德倫理的行動指南
第十一章 感覺機制的局限
一、情感的不穩(wěn)定與移情的不充分
二、重申情感的合法地位
三、有效移情的必要條件
第十二章 心理科學的挑戰(zhàn)
一、物理主義的還原與情境主義的稀釋
二、對物理主義挑戰(zhàn)的回應
三、對情境主義挑戰(zhàn)的反駁
結語:支援者與同盟軍
一、心理科學的協(xié)助
二、心靈哲學的支援
三、道德視野的融合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