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80年代前半段,是日美經貿關系的轉折期——美國從容忍來自日本的巨額貿易逆差,到通過貿易制裁扼制日本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進而挑戰(zhàn)日本的產業(yè)政策和市場體制。這一轉變并非美國出于日本在經濟總量上追趕的顧慮,而是包括本書作者普雷斯托維茨先生在內的一線談判官員和美國產業(yè)界人士就美國產業(yè)所面臨的威脅不斷發(fā)出警示所產生的影響。本書作者早年留學日本,在日本營商多年,自卡特政府時期即參與美日貿易談判,歷經三屆美國政府,深諳日本文化,是深刻理解東亞模式的美國一線貿易官員代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美國本土,他是有名的知日派,被稱為“日本通”;在日本,他則被視為美國對日經貿政策的“鷹派”,《日本經濟新聞》在頭版稱其為“造成日美經貿關系緊張的罪魁禍首”?!睹廊詹┺摹芬粫敿氂涗浟?0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摩擦激烈的10年中兩國各界就貿易問題的政策和態(tài)度變化過程:日本如何一步步在貿易和科技領域追趕美國;美國如何從放任日本的追趕到從協議和制度上約束日本,進而形成目前決定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諸多法案。本書是20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戰(zhàn)的一手材料,從汽車、鋼鐵、飛機到半導體領域,作者以親歷者的身份留下了外人無法了解的細節(jié)。本書英文版甫一出版,即入選當年美國《商業(yè)周刊》年度十佳商業(yè)書籍;克林頓入主白宮后,便讓其財經閣員熟讀本書。本書也有助于理解美國時下為什么實行強硬的對外貿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