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藝術創(chuàng)造學

藝術創(chuàng)造學

藝術創(chuàng)造學

定 價:¥52.00

作 者: 余秋雨 著
出版社: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9646972 出版時間: 2021-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260 字數:  

內容簡介

  ◎余秋雨“學術四卷”第三部,歷時數年,親自修訂,D家定稿紀念版。 ◎余秋雨學術生涯的至高杰作,寫給所有中國藝術家的。 ◎所有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有兩個成功秘訣,它們的背后都潛藏著兩大隱秘結構,即“無結論的兩難結構”和“半透明的雙層結構”。 ———————— 中外多數美學理論和文藝理論,都在研究常規(guī)。 常規(guī),對藝術創(chuàng)造來說,是平庸的另一種說法。那些文藝理論條文,無不是對平庸的說明,都沒有錯,但講了等于沒講,因為一切失敗的作品也都符合這些教條。遺憾的是,這些空話和廢話是我們文藝教學的主流內容。 我堅信偉大是有秘密的。 我花費七年時間仔細鉆研了世界上十四個國家在美學、藝術學上的主要著作,進而研究古今偉大作品,尤其是近一百年來的現當代偉大作品,終于發(fā)現,所有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有兩個成功秘訣,它們的背后都潛藏著兩大隱秘結構,即“無結論的兩難結構”和“半透明的雙層結構”,再結合十一個創(chuàng)造偉大杰作不可不通曉體會的關鍵要素,終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藝術創(chuàng)造學”。

作者簡介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余姚(現為慈溪)人。在家鄉(xiāng)度過童年后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撰寫過大量藝術史論和文化史論著作,在學術界影響巨大。 20年前辭職后開始全面考察中華文明,然后又親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遺址,以及歐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過程中要貼地穿越當今世界恐怖的地區(qū),又被電視追蹤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極大關注。在考察過程中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行者無疆》《尋覓中華》《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書籍,開創(chuàng)“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風,獲得兩岸三地諸多文學大獎,并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列。 曾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華盛頓國會圖書館以及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演講“中華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對比史”。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 余秋雨先生近三年新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奠基教授,香港鳳凰衛(wèi)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人文藝術學院院長,臺灣元智大學桂冠文學家。

圖書目錄

引論 偉大作品的隱秘結構
一 無結論的兩難結構
二 半透明的雙層結構
本論 藝術創(chuàng)造論
第一章 藝術本性
一 培根的定義
二 一種純粹而孤立的創(chuàng)造
三 創(chuàng)造的說服力
第二章 藝術眼光
一 不是歷史眼光
二 不是政治眼光
三 不是道德眼光
第三章 人生意識
一 人生況味
二 人生命題
第四章 哲理品格
一 從整體到哲理
二 傳統(tǒng)名作的現代困境
三 藝術哲理示范
第五章 未知和兩難
一 平庸作品驗證常識,偉大作品探索未知
二 兩難結構解析
第六章 集體深層心理
一 深層潛意識
二 “集體無意識”
第七章 直覺
一 直覺也能深刻
二 直覺是靈感的“黑箱”
三 發(fā)現式直覺和頓悟式直覺
第八章 造型
一 直覺需要變成藝術形式
二 情感的直覺造型
三 讓哲理直觀
四 “佛像效應”
五 內容不是問題,形式才是
第九章 象征
一 符號象征
二 寓言象征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