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 1986-2005 第二十八卷)》編纂工作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地記述四川省行政區(qū)域內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端拇ㄊ≈荆üど绦姓芾碇?1986-2005 第二十八卷)》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首部《四川省志》續(xù)編,總名《四川省志(1986-2005)》,由總類、大事紀述、專志、人物、市(州)概況、附錄共93卷構成。各分卷名稱為《四川省志.××志(1986-2005)》或《四川省志.××志》(后者為特色志志名),設中英文目錄。《四川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 1986-2005 第二十八卷)》上限一般起自1986年,下限一般截至2005年。對前志未設之分卷或篇章從事物發(fā)端寫起;對前志漏載、誤載的某些事項進行補載、更正;對前志記載后變化不大的某些事項進行簡要復載:升格詳載具有地方特色的某些事項?!端拇ㄊ≈荆üど绦姓芾碇?1986-2005 第二十八卷)》記述的地域范圍以1986-2005年四川省行政區(qū)劃為準。《四川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 1986-2005 第二十八卷)》采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以志為主?!端拇ㄊ≈荆üど绦姓芾碇?1986-2005 第二十八卷)》總類卷設序言、凡例、總述、卷目等,為各卷之首,全書之綱。關于自然環(huán)境、建置沿革、經濟與社會歷史發(fā)展狀況等基本省情在總述中作簡要復載或反映。各專志(分卷)根據社會分工和學科分類的實際,按“以類相從”或“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則設立,以篇、章、節(jié)橫分類別,節(jié)、目以下縱述史實,立足反映四川省行政區(qū)域某一事物(事業(yè)、行業(yè))斷限期內歷史與現狀的全貌。人物志卷采用傳、錄、表諸種表述形式,堅持“生不立傳”原則,在世人物的突出事跡以事系人載入相關分卷。人物傳統(tǒng)一收入人物志?!端拇ㄊ≈荆üど绦姓芾碇?1986-2005 第二十八卷)》大事記以編年體為主,輔以紀事本末體。為完整記述一些重要事物,保存有價值史料,有些分卷設置專記。《四川省志(工商行政管理志 1986-2005 第二十八卷)》使用規(guī)范的現代語體文記述,行文嚴謹、樸實、簡潔、流暢。使用規(guī)范漢字,用詞概念準確,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使用的標點符號、數字、計量單位等均按國家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標準書寫?!端拇ㄊ≈荆üど绦姓芾碇?1986-2005 第二十八卷)》使用公元紀年,各卷正文(除引文外)采用第三人稱表述;行文涉及機構、會議、文件、職銜、地名等,均按當時稱謂;除涉及人名、地名、紀年和簡稱等項采用括注外,其余采用頁下腳注?!端拇ㄊ≈荆üど绦姓芾碇?1986-2005 第二十八卷)》資料來源于文獻、檔案、報刊、書摘、口碑及實地調查等,所用資料均經各修志部門考證、核實。各分卷數據一般采用省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省統(tǒng)計局缺乏的,采用有關部門正式提供的數據。各分卷圖片分為前置圖片和隨文插圖,隨文插圖和表格均以篇為單位依次排序編號:所用地圖均以省測繪局審定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