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冊研究成果中,既有靳學東教授所寫的歷史鳥瞰式的《近代天津西洋音樂初探》,也有他帶的13名碩士研究生所寫的不同主題的專題論文,如王瑩撰寫的《1928年至1935年天津音樂生活》,戰(zhàn)薪羽寫的《20世紀上半葉天津外籍人士音樂活動初探》,還有郭倩寫的《“文革”時期的天津民族器樂》和胡佳佳撰寫的《“文革”時期的天津聲樂》等,都屬于“天津音樂歷史”研究中的空白點。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真實地記錄了天津不同時期的音樂生活,是研究全面的“天津現(xiàn)當代音樂史”的基礎資料。靳學東教授在教學中的這種安排是一種學術智慧。分開來說,每個學生都集中完成了一篇史料扎實、論述集中的碩士論文,而聚集起來,又是一個富有邏輯結構的“地方音樂史系統(tǒng)研究工程”。這種培養(yǎng)學生的方法值得肯定。